南充南部发现罕见清代民居群 建筑古朴抗震性好
昨日(4月19日),记者随南部县文物普查小组工作人员前往石河镇普查文物时发现该镇有一条修建于清代的老街,老街两旁的民居依然保持着清代川北民居的风格。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表示,这么多的清代民居群完好地保留在一条老街上,在整个川北片区都鲜见。这些建筑设计新颖别致,结构异常严谨,是研究清代建筑、清代居民生活和了解本地风土民情的好地方。 200多村民居住在清代民居 “我的祖辈就住在这里。”80岁的刘俊胜老人告诉记者,这条老街上住着石河镇场镇村1组和9组的200多人,老街的房屋除了部分维修、加固外,其余的都是清代中期修建的那个样子,没有谁去破坏也没有谁拆迁。老人说着带领记者参观这条老街。记者看到,这条长约300米的老街全是清一色的瓦房,虽然陈旧但不乏古色古香,给人的感觉好像一不小心穿越时空隧道,从21世纪回归到了清代。 记者观察发现,民居群的门、窗、梁、窗棂、屋檐上均雕刻有花鸟虫鱼和龙飞凤舞的图案,活灵活现,线条十分细腻。这里高翘的马头墙、气派的门楼、流光溢彩的匾额题联以及穿排、天落檐、窗户、青石板等无不是清代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完美体现。 建筑古朴抗震性好 冬暖夏凉 200多居民居住在清代建筑里,为什么他们没有拆了重建?他们的祖先当初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修建清代民居群呢?场镇村70多岁的老人谢金顶将记者带到了场镇上保存完好的两处建筑物前。 老人告诉记者,这两处建筑物分别叫张岳庙、文昌宫,清代中期,这里的佛教、道教信徒多,香火鼎盛。香客与信徒给这里带来商机,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将住房搬迁到这里,并做起了生意,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条街道。 谈及清代民居建筑群没有被破坏的原因时,场镇村党支部书记刘发普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这些清代民居冬暖夏凉,抗震性能好,给人的感觉很古朴,村民们如果不是房屋确实无法居住绝对不想拆迁。他还说,很多人慕名来这里看老街,村民觉得这里存在商机,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发的情况下,将其保留下来等待时机。 研究清代建筑的样本 “这些民居群80%都是清代建筑,但也存在着民国时期的建筑。”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告诉记者,这么多的清代民居群完好地保留在一条老街上,在整个川北片区都鲜见。他说,这些建筑设计新颖别致,结构异常严谨,是研究清代建筑、清代居民生活和了解本地风土民情的好地方。 “这样一个活标本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陈刚说,民居群总体保存完好,但个别破坏严重的地方的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