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村民出山必经之路耗资上亿 历时4年缘何不通
近日,新闻广播新闻热线接到昌平区连山石村居民反映:“我们这儿是连山石村,我们这儿修路修了4年了也没完,修完了也不让走,我们都堵在山沟里了。老百姓有点病,下山都下不了,这是必经之路,山沟里就这一条路。我就希望,记者到达现场,我希望您来现场亲自来看看,曝曝光。“ 昌平区一条关系上百户村民出山的必经之路耗资上亿元修了整整4年,却迟迟不能开通。它的断断续续、修修停停之间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
照着大爷的指引,记者掉头折返1公里后,顺着桃峰公墓的指路牌开始走上一条沿河的土路。导航仪从这时起没了作用,抵达连山石村的路途需要的是不断地问,一路坑洼、泥泞再加上雨后货车行驶碾压的高耸车辙,用惊险来形容每一公里的行进并不为过,而盘山处的会车,更是逼得记者和对面方向的车主不得不下车交流: ——您是从连山石村下来的么? 10公里的距离,耗时超过1个小时。这个时间比记者和打来热线的村民王水昌约定的晚了半个小时。 事实上,因为桃下路迟迟不能通车受到影响的还包括附近的百合村、木厂村以及上庄村等4000多村民。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桃下路拓宽工程2008年被昌平区列为重点工程,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工程信息公示中显示,桃下路的建设是为了完善昌平浅山区路网结构,改善沿线周边居民出行条件,全长将近25公里,路面宽7米,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项目建设工期为16个月。从2008年规划建设到2010年全线开工,时至今日将近4年的时间,桃下路不仅没能拓宽,更由一条通路变成了死路。直接影响连山石村民出行的路段是桃下路的二标段,负责这一路段建设施工的是北京福通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目前设在一家亏损倒闭的农家乐里,副总经理孙国明说:我们从前年就开始进入到这个工程,我这是二标段,进的时候前期特别正常,从去年8月再就没给过钱。 孙福明和这里没活干的工人甚至承认有几次封路、断路就是他们所为:我们没办法,不封路的话让大车走,二灰都给压完了,油也铺不上。上次我们还断了一次路呢,但是镇政府也没反应。 除了工程款,各村的拆迁补偿款也是阻碍施工的症结之一,村民拿不到钱,阻路施工也不少见。从去年9月起,连山石村以及向北的几个村子因为昌平区划调整归属了新成立的延寿镇,这样一来,25公里长的桃下路也由此有20公里、四个标段从兴寿镇变到延寿镇管辖范围,这不禁让村民和工程方质疑:领导班子一换,修路钱、补偿钱是否更加成为一笔糊涂账?兴寿镇副镇长曾波对此回应说:这条路时间不短了,我是去年我来了之后这个活让我负责。现在主要是拆迁占地的原因,这个工作没做完。现在按合同支付的话我们已经都支付到位了。 曾波向记者展示的一份材料里显示,桃下路5个标段总项目金额达到1亿6千元,金额由北京市发改委下发:现在是我们通过招标跟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合同内的资金我们已经都拨付了,包括现在还借给他们一些。这个是我们已经支付3次了,比如二标段已经支付了79.8%,而且还借给他们100万。合同额是3110万,现在已经支付2483万。 而目前对连山石村等实际管理的延寿镇就此事目前给出的态度是:兴寿为主,延寿为辅,一位王副镇长认为:因为我们是新成立的,它那边也是新的区划调整过来的,工程是没合并之前的工程。我们约兴寿镇政府3月24日在我们这儿开得协调会,要求施工单位尽快完工。但是在补偿问题是在启动之前,由兴寿真政府对各个村修路需要站地、补偿,他们来做,村民在达成协议上没有达成,我们这儿已经包村工作制,村长去协调,但是具体的补偿办法由兴寿镇政府,3‘28我们积极配合,现在正在做这个事情。 拉锯、协调、停滞、盼望,这个轮回还在昌平区远山的一个个小村落中进行着,而掩藏在大山之中的除了纷繁的利益纠葛,还有村民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村委会主任王振武说,4年间原先平静怡和的小村也发生了变化:搞餐饮的,旅游景点,老农民这些核桃啊杏啊,果子很多的,一修路也没人来了,原来马路边就能卖了。直接每个村都得损失点。果树就损失不少。现在有的家有地的,还能简单的种点,一些油盐酱醋不都得买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