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之母”丰满大坝历时6年开工重建 耗资90.79亿元
“中国水电之母”丰满大坝重建 历时6年获开工耗资90.79亿元 10月29日,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开工仪式在吉林市举行,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宣布耗资90.79亿元,将在原大坝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新建大坝坝长1068米,最大坝高94.5米,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工程总工期78个月,首台机组发电63个月。 据介绍,工程建成后,将承担发电、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以及防洪、灌溉、城市及工业用水、养殖和旅游等综合作用,在节能减排、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布的丰满大坝重建工程包括:电站新建6台单机2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保留原三期工程2台14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7.09亿千瓦时。电站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消能、引水发电、过鱼设施等建筑物和保留的三期电站组成。新建大坝坝长1068米,最大坝高94.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63.5米,死水位242米,总库容103.7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56.72亿立方米,具有多年调节能力。 此举开创了中国自1910年发展水电行业以来的先河,即原丰满大坝在被判定为“正常坝”(即可以安全运行)的情况下仍被拆除。另外,丰满大坝重建计划在几年间遭到众多质疑,其中包括丰满大坝的重建费用从2009年时确定的53.7亿上升到现在的90.79亿;新大坝上网电价涨至0.66元,使得东北电网用户需要承担高于0.88元/度的电价,和丰满大坝重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丰满大坝重建方案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06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丰满发电厂水库大坝全面加固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并在4月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时确定“彻底解决、不留后患、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2009年7月30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的丰满水电站大坝全面治理方案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下游重建”和“灌浆加固”被确定为重点研究方案,方案设计单位分别是中国水电[3.39 0.00% 股吧 研报]顾问集团旗下的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两个方案的设计投资分别为53.7亿和23亿。而业主方国家电网表示对设计投资更高的“下游重建”方案情有独钟。 2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函同意“下游重建”方案。而此时重建方案投资上升到接近100亿元。在2011年底,丰满大坝重建费用最终确定为95.36亿元。该评估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完成。 吉林智能电网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丰满大坝的扩容,对吉林智能电网建设有较大意义。新丰满大坝建成后,在原坝基础上扩容40万千瓦。由于水电极佳可控性,新大坝建成后可以改善吉林电网的电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他表示,吉林电网是目前东北电网中水电占比最高的电网,水电占比达到20%左右。而新丰满大坝建成后,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机组,对电网更加友好,对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利好。 “中国水电之母”丰满大坝重建 李鹏发贺信 总投资达90.79亿元人民币的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2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正式开工。曾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专程发来贺信。 丰满大坝位于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中游,1937年开工,六年后第一台机组发电,是目前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 据了解,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丰满大坝存在坝体漏水、溶蚀以及混凝土老化冻融破损、大坝整体性差等问题,国家电监会在2007年将丰满水电站大坝安全等级评定为病坝。 2012年10月1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告核准了丰满水电站的全面治理(重建)工程。 当天的开工仪式上,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为工程奠基。李鹏在贺信中说,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和重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将彻底消除大坝安全隐患,大幅提高水库综合运营能力,实现可靠、经济、高效运行,对于保障电网安全、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东北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