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郑州政府投资项目“水淋淋” 挤掉水分2.4亿

2009-9-1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7| 评论: 0

简介:  审计报告显示,郑州市2007年挤掉“水分”1亿元;2008年挤掉“水分”2.4亿元;今年挤掉“水分”2.4亿多元   郑花路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审计部门审减掉5500多万元。金水路东段 ...

  审计报告显示,郑州市2007年挤掉“水分”1亿元;2008年挤掉“水分”2.4亿元;今年挤掉“水分”2.4亿多元

  郑花路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近2亿元,审计部门审减掉5500多万元。金水路东段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1亿元,审计部门审减掉3200多万元。107国道综合整治工程总共投资近2亿元,审计部门审减掉9200多万元。“十条精品街”建设整治工程总投资约6亿元(不含沿街立面整治),审计部门审减掉9000多万元。

  记者查阅郑州市审计局的审计报告,发现今年15项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审计部门从中挤掉“水分”2.4亿多元。

  工程豆腐渣暗藏“水分”大

  在省会郑州,花园路的知名度犹如北京的长安街一样。

  2007年年初,郑州市投资近2亿元,对花园路进行综合整治。同年6月26日,花园路施工结束。但是,竣工不到一个月,花园路新铺的路面就出现了多处破损、开裂现象。7月10日,花园路纬五路至黄河路段,路面就出现了鼓包、陷坑。同年7月18日,记者在黄河路与花园路交叉口附近,从出现问题的路段取下一块沥青,用手一掰,就掰开了。

  因花园路综合整治工程质量问题,时任郑花路(花园路)综合整治项目部道路复浇技术员的陈某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今年6月16日,在金水法院开庭审理。

  道路复浇技术员陈某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指出,有关专家对病害路段出现的原因调查取证时,发现路基中有大量的存水,并且花园路在2001年整治时所铺的土工布下有垃圾夹土层,这些原因导致了沥青层松散,加速了路面复浇后的病害发生。

  2007年8月28日,郑州市审计局对郑花路(花园路)综合整治工程审计时发现,该工程决算严重掺水。近2亿元的工程项目,就虚报决算款5554.29万元。可是,就在审计前,郑州市郑花路综合项目部还向市政府递交报告,希望市政府再拨款36万元整修花园路的问题路段。

  审计一审计“水分”挤出来

  记者查阅了郑州市最近3年的审计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部门一审计,水分就被挤了出来。

  郑州市审计局2007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审计部门对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6个较大的工程决算进行了全面审计。6项工程报送的工程决算送审金额为4.2亿元,审定金额为3.2亿元,审计挤掉水分1亿元。其中,金水河上游整治工程审减236万元,熊儿河滨河公路绿化工程审减2311万元,雨污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审减1775万元,而郑花路综合整治工程一项就被审计部门挤出水分约0.56亿元。

  郑州市审计局2008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审计部门对2007年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郑少高速、未来大道、秦岭路、新柳路、冉屯路等5条道路的施工单位送审金额为约26亿元,审计挤掉水分2.4亿元。其中郑少高速一项被挤掉水分2.37亿元。

  2009年,郑州市审计局对15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挤出水分2.4亿多元,水分占了政府投资项目总额的约17%。其中:群众意见非常集中的“十条精品街”建设整治工程挤出水分将近1亿元(不含沿街立面整治),水分达15.1%;107国道综合整治工程审减将近1亿元,水分达到23.8%。

  为何有“水分”规避招标是主因

  郑州市最近3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审计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减额度都是比较大的。政府投资项目为何存在“水分”?

  省纪委法规室的有关负责人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工程项目不公开招投标或招投标不规范。

  郑州市审计局对2007年政府投资的5个重点项目审计时发现,郑少高速公路项目有9228.33万元工程未实行公开招标,未来大道陇海路立交桥雨水站工程380万元未招标,秦岭路、新柳路、冉屯路、未来大道4条道路照明安装工程共计807万元,未公开招标。

  在招标环节弄虚作假,透标、围标、串标、陪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也是“水分”存在的重要原因。据介绍,2006年以来,我省查结的工程建设领域涉案的72个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中,在招标环节出问题的41人,占57%。

  靠低价抢标靠变更挣钱

  “靠低价抢标、靠变更挣钱”是一些项目“水分”巨大的又一重要原因。郑少高速公路项目不但有近亿元的工程没有公开招标,还随意变更设计单位。特别是后期施工图设计时,项目部未经任何程序就将第一标段中的交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更改为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

  郑州市审计局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指出,在工程管理中,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变更频繁,也是影响工程进度及增加工程造价的重要原因。

  省纪委在去年对我省工程建设领域廉政状况调研报告中指出,工程变更设计,涉及工程造价的变化和质量标准的改变,一些工程项目设计变更随意,工程增量既无序又失控,施工单位通过贿赂业主管理人员,通过提高工程量、提高材料设备标准来提高施工利润,业主与施工单位互相勾结,通过虚假变更设计,提高工程造价,通过虚假的工程变更获取更多的利益。

  制度不健全群众有怨言

  2006年,6个政府投资项目报送的工程决算送审金额为4.2亿元,审定金额为3.2亿元,工程审减额为1亿元。

  郑州市政府2007年底向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时有这样一段话:6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共核减工程款10039.13万元,已全部在工程结算中予以核减。此外,市重点项目办对虚报工程造价的6家施工单位给予了黄牌警告。

  河南世纪通律师李韬说,2007年,审计挤掉水分约1亿元,2008年挤掉水分2亿多元,2009年又挤出水分2.4亿多元。对这些不诚信单位,没有任何“不准在郑州市场承揽工程、驱逐出郑州建筑市场”的惩戒,于是,政府投资项目隐含着巨大“水分”。

  据2003年~2007年河南省连续5年的党风廉政状况问卷调查,群众认为“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工程建设领域一直居前两位,并有前移到第一位的趋势。23.3%的群众认为近年来河南省工程建设领域反腐败工作成效不明显,3%的群众认为没有成效,48.7%的群众认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比较严重或者很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如何不让政府投资项目“掺水”,如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省政府一位参事说,一是要加强和完善监管、追究、诚信等制度建设,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

  这位参事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花园路的整治,当时群众就反映工程质量有问题,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监督,现在事实证明里面确实问题很大。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应该加大群众的监督,应该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

  这位参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09年版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新修订的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关注外部举报或者公众、媒体的负面反映和报道,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问题。这就增加了外部监督。另外,《河南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将于本月21日至25日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第二次审议,如果这个条例这次会议得以通过,我省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制度将得到完善。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