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水库工程上演“串通招投标”险致国家损失7000万

2009-9-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7| 评论: 0

简介: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在四川省雅安市永定桥水库首部枢纽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作为业主代表的汉源县副县长、中介机构、评标专家和竞标企业代表等沆瀣一气,上演了一场“串通招投标”把戏,差一点给国家造成约7000万元的 ...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在四川省雅安市永定桥水库首部枢纽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作为业主代表的汉源县副县长、中介机构、评标专家和竞标企业代表等沆瀣一气,上演了一场“串通招投标”把戏,差一点给国家造成约7000万元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投资中的首批项目,总投资超过8亿元。目前,汉源县副县长兰绍伟因串通投标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业主代表

  打着“谁中吃谁”的如意算盘,汉源县副县长兰绍伟与想投标企业展开“车轮式”密谈,将招标秘密泄露给承诺给自己好处的企业

  永定桥水库是雅安市汉源县瀑布沟电站移民重点工程,作为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中的首批项目,总投资超8亿元,其中首部枢纽工程的概算近3亿元。

  作为招标工程业主代表,汉源县副县长、永定桥水库管理局局长兰绍伟将这次招投标看做致富良机,先后从招标代理中介和投标企业收受贿赂58万多元。

  打着“谁中吃谁”的算盘,兰绍伟与所有想来投标的企业展开“车轮式”密谈。为获得兰绍伟的“关照”,参与投标的企业纷纷许诺“事成重谢”,价码从中标总价的1%涨到3%,兰绍伟的暴富梦也一度膨胀到800万元。

  对于许诺给自己好处的企业,兰绍伟将工程招标报名情况、投标企业业绩要求、中标方式等秘密信息一一泄露,甚至安排下属将主体工程项目初设方案的详细资料交给企业。

  按照有关规定,招标文件一旦上报主管部门备案,没有经过批准不得擅自修改。但兰绍伟对与自己有利益勾结的企业“有求必应”,私自篡改已上报备案的招标文件,降低业绩门槛帮助企业入围。

  为了方便投标企业进行非法操作,兰绍伟又将主观操作空间较小的“合理低价”评标办法,改为“综合打分”评标办法,甚至与招标代理中介一起为投标企业出谋划策。

  中介机构

  两家中介一家没资质,一家是行业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工作人员合伙入股的企业,两中介在各方之间串联谋私

  现行招投标实行代理制,由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代理实施招标具体事项,防止招投标受到人为干扰。但在永定桥水库招投标中,没有资质的中介违规借来资质,有资质的中介却是行业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工作人员合伙入股的企业。

  现已查明,招标代理中介之一的四川国信工程项目事务所,原本是不具备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的“皮包公司”,但凭借其“关系广泛”,帮助另一家中介四川大和公司获得了水库招标代理权。

  大和随后与国信签署违规的“技术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代理水库招标,约定收入三七开。国信负责人先后送给兰绍伟18万元“好处费”,“皮包公司”就这样成了数亿元工程的招标代理。

  而具备资质的四川大和公司不仅违规转借资质,公司本身就是工程行业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工作人员合伙入股的企业,甚至公司董事长就是单位党委书记,总经理就是单位工作人员。

  两家中介在业主代表、评标专家、投标企业中进行“大串联”,不仅泄露招投标相关信息,还帮助企业串通投标。于是参与投标企业纷纷承诺,只要中介帮助自己中标,要么按照中标价的2%到3%的比例返还现金,要么直接分包部分工程给中介。

  评标专家

  缺乏职业操守,花钱“一买即通”,区区数千元的红包,就能让他们成为串通投标的“帮凶”

  现行招投标制度设置了评标环节,通过专家库随机抽选工程所涉及的行业专家,对投标企业做专业评价,以期招投标科学、客观、公正。

  但在永定桥水库评标过程中,一些缺乏职业操守的专家花钱“一买即通”,区区数千元的红包,就能让他们成为串通投标的“帮凶”。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评标专家库存人数有限,涉及某一具体行业的专家更少。项目业主或中介机构平时会与所在行业专家联络感情,一旦有工程需要评标,中介就提前“撒网”打招呼,通过评标专家来主导评标环节。

  现已查明,永定桥水库工程评标前,大和公司已向自己熟悉的5位专家打了招呼。在评标专家中,有的与大和公司关系密切,有的在大和公司有股份。5位专家中,林某、张某最终参与了评标。

  评标当天,大和公司人员又用一个红包收买了评标委员会主任杨某;进入评标现场后,林某又给自己熟悉的另外一位专家打了招呼。结果大和公司成功地“遥控”了7位评标专家中的4位,导致了“一边倒”的评标。

  评标过程中,大和公司指定企业的资质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仍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查。此次评标采用“综合打分”的办法,4位被大和“遥控”的专家采取压低其他投标人,抬高这家企业的方式进行打分,最终这家企业在评标环节总分排名第一。

  事后,大和公司总经理刘某邀请参与评标的专家林某夫妻吃饭,又分别给两人送上红包,承诺如果这家企业最终中标成功,大和公司还将感谢帮过忙的专家。

串标后果

  7家企业竞标价格均与工程保底价相差无几,彼此的价差竟不超1.7%,差一点给国家造成约7000万元的经济损失

  按照公认的行业标准,实施招投标的工程,建设资金节约率一般应在10%左右,数亿元的工程招标,各个企业的竞标价往往相差几千万元。但永定桥水库首部枢纽工程招投标中,共同利益格局下企业的相互勾结,使得原本属于商业秘密的工程保底价、竞标价成了公开的秘密。

  工程开标后,7家企业的竞标价格仿佛经过周密协商一样,均与工程保底价相差无几,彼此的价差竟然不超过1.7%,最低价差仅为50余万元。而中标企业报价仅比工程保底价少440余万元,资金节约率还不到2%。

  正是这一“破绽”引起了雅安市委市政府的警觉,串标案件因此被迅速侦破。在此后举行的工程第二次招标中,企业中标价格比工程保底价少了近7000万元。兰绍伟也因串通投标罪、受贿罪,日前被雅安市名山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四川大和公司总经理刘某以串通投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专案组点评

  刑期短威慑力不足

  汉源县专案组人员介绍说,中介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往往关系密切,即使遇到问题,也很容易受到保护。近年来四川省内对中介机构的行政处罚仅有一家,结果是罚款20万元了事,至今没听说有一家中介机构被取消资质。我国刑法设有串通投标罪,但刑期最高仅有3年,威慑力似乎显得不足。

  一位中介机构负责人曾对办案人员说:“1000万元的工程代理费就几万元,而帮助一个企业中标,企业可送我上百万元。”

  ■潜规则

  划分势力范围

  在永定桥水库招投标过程中,参与投标的7家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企业上演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投标博弈,在公平竞争的旗号下践行着某些行业“潜规则”。

  一是划分“势力范围”。这类企业按照行政归属和所在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格局,将工程建设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势力范围,特定的区域被视为某系统企业的地盘,一旦有工程招标,“卧榻之旁难容他人酣睡”。

  邀请企业陪标

  第二个潜规则是“友情陪标”。结成利益联盟的企业往往通过商业壁垒,排斥、打击其他投标者。为了提高自己企业中标的几率,往往会邀请本系统的企业来“陪标”。这些陪标企业表面上看是平等的竞争者,实际扮演的却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参与永定桥水库工程投标的博弈,主要在两大系统企业之间展开。

  在公告报名前,为了提高自己中标的机会,参与投标的某大型水电集团下属施工企业,邀请本系统的三家企业参与“陪标”,并要求这三家企业的报价必须比自己高,以确保自己顺利中标。

  威胁对方加价

  在本案中,一系统的投标企业认为,参与投标的另一系统企业越过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他们通过上级集团公司进行报价协调,甚至向对方企业发出了威胁:“如果这次搅了我们的事,以后你们参与投标的工程我们全部来低价冲击。”另一系统企业最终被迫让步,稍微调高了自己的工程报价。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