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山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文物建筑专家发现山西平遥古城墙26处可能坍塌

2013-9-4 19:2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7| 评论: 0

摘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城墙在去年10月发生局部坍塌后,引起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在对坍塌部位进行修复的同时,组织文物专家和建筑专家对周长达六千多米的古城墙进行了全面“会诊”,结果发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城墙在去年10月发生局部坍塌后,引起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在对坍塌部位进行修复的同时,组织文物专家和建筑专家对周长达六千多米的古城墙进行了全面“会诊”,结果发现有52处“病患”,其中26处都有坍塌的可能。为此,平遥县组建了“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工作。   据悉,管理委员会由平遥县县长任主任,委员由文物、城建、土地、文化、旅游、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县文物局负责平遥古城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以前由旅游公司承担的“一票制”管理职能,将交由委员会办公室行使,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门票收入全部上缴财政,设立财政专户,将国有文博单位的收入全部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去年10月17日,平遥城墙南城门东瓮城外侧长17.3米的外表墙体突然坍塌,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古建筑保护专家进行现场支护、清理,在对坍塌部分修复的同时,还发现城墙一周有很多部位存在墙体裂缝、残损、鼓胀、地基下沉等隐患。为此平遥县政府组织专家对古城墙进行了全面安全性检测鉴定与评估,主要项目包括相关资料的收集、现状测绘、古城墙外观缺陷普查和检测、雷达测试、专家评议等7部分。据调查检测,在古城的瓮城、角台、马面、大墙及便门等处发现危险点52个,其中特别严重的危险点26处。 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明清时代县城原型,是一座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的古城。在完好的古城墙内,古民居、寺庙、街道、店铺浑然一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明清时期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