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香港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梁焯辉:内地与香港规划师互认带来什么?

2013-9-4 19:2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48| 评论: 0

摘要: ——访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梁焯辉  5月24日,内地与香港规划师、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互认协议签署仪式暨结构工程师首批互认人员颁证仪式在京举行。自即日起,内地与香港规划师、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实现互 ...
——访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梁焯辉  5月24日,内地与香港规划师、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互认协议签署仪式暨结构工程师首批互认人员颁证仪式在京举行。自即日起,内地与香港规划师、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实现互认。内地与香港规划师互认究竟带来什么?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梁焯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内地与香港规划师实现互认,对此,您作何评价?您认为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影响?有何意义?互认以后,能给内地规划市场带来什么?而香港方面又能如何获益? 梁焯辉: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的规划专业的交流互访从未间断过。去年2月中国规划学会与香港规划师学会在广州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同年9月香港规划师学会代表参加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换届大会,今年5月签署的资格互认协议是两地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两地规划专业的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考试,内地规划师可取得香港资格,来港参与规划工作;另一方面,考试及格的香港规划师亦可受聘于内地单位,如政府部门或规划设计院,获得认可工作经验后,便可成为内地注册或登记规划师,香港规划师北上工作的道路将更加宽阔。无可否认,目前两地工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内地发展一日千里,待遇正在不断地改善,而且机遇又多。据一项调查发现,香港规划师从事内地规划项目的工作满足感非常高,所以我相信香港规划师北上工作会成为一个趋势。 记者:内地正处在一个快速城镇化进程期,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在规划行业也有比较强烈的表现。对此,您怎么看?能否谈谈您对内地规划市场的认识? 梁焯辉: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制定公共政策,规范城市建设和管理。把握一个城市如何配合世界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平衡不同利益的团体,制订出长远发展的方向。但世事瞬息万变,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及城市与区域间的互动、合作和竞争,往往难以准确预测,所以我们要根据市场规律和变化,有所顺应,有所规范,善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香港在上世纪60~90年代急速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内地可利用后发优势,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在这方面我相信香港可提供一些经验。此外,香港的规划师大部分都是在外国受培训或有外地工作经验的,对中国文化及国情又比外国规划师认识深刻,如果可以广泛参与内地各层次的规划工作,对内地快速的城镇化会有所贡献。 记者:据您了解,香港规划师对服务内地规划市场有无积极性?现在香港大槪有多少规划师在内地规划市场服务?他们如何看待互认工作? 梁焯辉:香港的规划顾问咨询服务公司约有35家,主要内地客户为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内地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内地及香港发展商。由于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雇用员工由数人到70多人不等,所以投放在开拓内地规划服务市场的资源有限。此外,《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对外商规划顾问服务公司到内地发展限制多、要求高,香港一般的规划顾问由于达不到条件,以致未能全面提供规划服务,这是他们在内地发展面对的最大困难。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方案的征集比赛中,香港规划顾问服务公司虽然在比赛中胜出,但由于被当做内地公司看待,不能像外国公司一样取得额外补偿金令一些香港顾问公司颇有怨言。就上述问题,内地与香港可继续磋商,以改善操作环境。而香港的规划顾问公司,亦应考虑用不同方式去发展内地规划服务的市场,如与内地单位公司合作,与香港不同专业合作,壮大实力,以便在内地正式设立规划服务公司。 根据我们的估计,大约有100名香港规划师参与内地的规划项目,去年香港规划师学会会员大会一致通过签署互认协议的议案,足以证明会员对互认工作的支持。 记者:真正搭建起内地和香港规划市场共同繁荣的合作平台,除了互认,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当前最紧迫的是什么? 梁焯辉:协议签署后,我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有关的课程和安排年底的考试,我相信双方能在世贸协议的框架下,找出一个灵活处理香港规划顾问公司在内地成立服务公司的途径,比如在珠江三角洲交通便捷的情况下,就不须硬性规定香港专业人士在内地居住超过6个月的要求,这些都可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继续磋商。香港规划师学会今后会致力于推动两地规划专业交流合作,彼此学习,加强了解,为两地城市发展尽一点力。 采访后记:在内地与香港规划师互认协议签署仪式上,梁焯辉会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然而,下午就要从北京飞回香港的他,在午饭后的间隙,又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与建设部有关部门的同志就互认的具体事宜进行了磋商。因此,我们的采访最终是在他回港之后、用书信往来的形式完成的。感谢梁会长在百忙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共同相信并期待着内地与香港规划行业合作与交流的更好前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