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揽央企大项目 广州吸金300亿

2009-8-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7| 评论: 0

简介:  中石油、宝钢集团、中交集团、中船集团、东风汽车……十几家央企“大佬”,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带领下,昨日聚集羊城。此行,他们一下子就和广州市签订了28个项目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00多亿元。 ...

  中石油、宝钢集团、中交集团、中船集团、东风汽车……十几家央企“大佬”,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带领下,昨日聚集羊城。此行,他们一下子就和广州市签订了28个项目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300多亿元。

  昨日(2日)下午,广州—中央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高层战略合作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以及黄龙云、朱小丹、徐少华、张广宁等省市领导共同见证了项目签约仪式。

  驻穗央企已超过500家

  广州的央企不少。统计显示,到去年底驻穗央企达到500多家(未包金融业),年末总资产5920亿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470亿元,营业利润近230亿元,税金210多亿元,从业人员约24万人。

  广州和央企的合作也很频繁。近年来,广州在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也涌现出了东风日产乘用车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广州石化、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项目。

  但这么多的央企“大佬”齐聚广州,一次性、大规模地签下金额高达300多亿的合作项目,这样的“大阵仗”,在广州和央企的合作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300亿元项目一次签下

  昨日上午,央企“大佬”在考察了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大学城、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重型机器装备有限公司、广州港南沙港区、中船龙穴岛造船基地、南沙海滨公园、广州科学城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后,对广州近年来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措施营造的良好投资环境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在下午举行的签约仪式上,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东方厅内,上千平方米的场地,摆了15排桌子,而签约台下面的领导席就占了三排,光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就有十几个。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中船集团总经理谭作钧、东风汽车总经理徐平、东方电气总经理斯泽夫、南航集团总经理司献民、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还有中石油中海油的副总……看到这么多的央企“大佬”前来,广州市的领导们,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上,这些中央企业(国内大型企业)与广州市及相关企业进行了28个项目的签约,签约资金约300多亿元,涵盖了汽车制造、造船与海洋工程、核电设备、中交南方总部、港口物流、移动通讯、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检测、生物制药、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借力央企促产业升级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非常热切地希望与央企及国内大型企业实现战略合作,借助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的雄厚资本、产业优势、现金技术和科学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移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广州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张广宁:重点推进五方面合作

  ●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合作。

  ●推进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合作。

  ●推进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支持帮助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张广宁表示,期待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大力支持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广州投资,设立总部。合作推进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花都工厂扩建和发动机扩建、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广州船用低速柴油机、东方电气出口基地一、二、三期和西电集团广州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他希望与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合作,通过整合内外部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使广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据称,广州将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有效整合各种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通过与更多的央企合作,共同把广州建设成为区域“创意之都”和文化教育中心。

  张广宁说,今后广州围绕以交通枢纽建设和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投资巨大,蕴含着大量合作机会。他期望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支持广州的城市建设,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州发展的承载力。期望国务院国资委更多地指导广州的国有企业改革,并通过与央企的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广州市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重点签约项目

  昨天签约的28个项目,分为七个批次进行。其中前四个项目享受了“特殊待遇”,除了是单独的批次,广州派出的签约代表,也都是市领导。

  1 歌剧院“裸嫁”豪门

  这是一个合同金额为零的项目,但被市长张广宁认为,是创新了大型文化设施管理体制。昨天副市长徐志彪和文化部属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签订了合作协议,广州歌剧院也正式“嫁入”豪门。

  据悉,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是在8家竞标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广州歌剧院5年经营管理权。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将成立一家专业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经营管理广州歌剧院,完全自负盈亏。根据合同规定的“零编制、零补贴”,该集团不会向广州市要一分钱补贴,也没有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之前这被媒体称为“裸嫁”。此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还打算将区域票务中心放在广州。

  2 中交集团花落海珠

  央企总部设在广州的不多,只有南方电网和南方航空两家。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提出“区域总部”这样较为现实的发展思路。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最大的疏浚企业,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纪昌和广州市副市长甘新,签署了一份合同金额高达38亿元的合作协议,宣告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将落户广州。

  本月中旬,甘新在与周纪昌的会晤中曾表示,将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争取促成年内动工。记者了解到,该总部基地拟选址的海珠区沥滘地块,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南端区域,原为中交四航局沥滘预制厂。按照初步设想,该基地以总部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园的思路进行开发,并将形成具备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业。

  3 东风日产扩建产能

  作为第一个签约的项目,广州市副市长陈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勇,签署了在广州花都区建设东风日产新工厂的项目投资协议书,该项目总金额将达50亿元人民币,为本次广州市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的最大项目之一。

  据悉,新工厂将落户东风日产目前所在的花都汽车城,毗邻现工厂,生产N ISSA N品牌乘用车。新工厂计划于2012年建成投产,最大产能将达24万台,连同现有产能,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一举增至60万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新工厂建成后,东风日产将形成年70万台的生产能力,预计将新增就业约3000人。

  4 投资3亿建产研院

  事实证明,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科技和创新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而高校云集的广州,也希望通过产学结合,来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研发上的瓶颈。

  在和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签署投资3亿元建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协议后,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昨天表示,该研究院将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优势科技与人力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陈希还表示,广州产研院的建立也希望为调整、优化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为企业技术产品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广东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专家点评

  笼子腾出来了,央企正是凤凰

  在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博士看来,近来广州频频向央企伸出“橄榄枝”,是和全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密切相关的。

  “改革开放前30年,广州的发展,是充分利用了外资。”彭澎说,“而这次金融危机,确实是做了政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那就是腾龙换鸟,转型升级,如今笼子陆续腾出来了,凤凰在哪里?央企正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和很多跨国外资企业的缩手缩脚相比,如今央企是有项目、有技术、有人才、有资金,来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广州后,他们更是“如虎添翼”。

  “现在广州需要这些央企,而这些央企,也需要通过广州走向世界。这肯定是一次完美的结合。”彭澎最后说。

  ■记者观察

  广州差点大项目 看准央企不差钱

  这是一个大项目的时代。近年来,广州的发展也离不开大项目、大产业。广汽丰田等大项目,曾经让南沙区的G D P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而东风日产也让花都区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排名两年完成“三级跳”。

  不过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倚重外资的广州感到了压力。统计数据表明,广州今年新投产的大项目不多,预计只有4个产值超10亿元的项目,合计年产值达60亿元,还不到去年的一半,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广州的工业产值———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幅还不到5%。在上周召开的广州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朱小丹提醒与会的党员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因为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天津可能超过广州,成为经济总量的“第三城”。而天津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石化、飞机等大项目,而这些,让广州多少有点羡慕。

  广州遂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央企。由于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企自然是“不差钱”。两情相悦,一拍即合。

  ■相关新闻

  海外包工程 央企抛“绣球”

  广州企业“走出去”沙龙系列二十八———央穗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对接会,昨日在花园酒店举行。4家在国际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绩、位居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与40余家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的广州企业进行了对接。

  “我是来‘相亲’的,广东的企业有才气和财气,我们到此就是希望寻找合作伙伴”,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任建国一上台就开门见山地说。该集团近三年的投标签约额、营业额和利润每年都翻一番,业务范围已涉及80多个国家,每年都有不少对外承包工程,而这些工程都是通过施工分包、项目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因此希望能与广州有实力的企业携手并肩,发挥各自优势展开合作。

  据中国对外承包商会会长刁春和介绍,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上半年仍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上半年新签合同额642.6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完成营业额321.8亿美元,同比增长52%。而此次参加对接会的中央企业,目的就是更好地为总承包方和分包方提供了解机会,搭建央企与地方企业的交流和联系平台,促进广州企业分包中央工程企业的国际工程项目,共同开拓海外工程市场。

  截至目前,广州市近40家企业获得商务部批准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累计完成营业额20.45亿元;今年1-6月份,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1.2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美元,同比增长26.9%。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