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第四届高校大赛实战导师点评:非指定命题(组图)

2013-1-6 14:1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3| 评论: 0

摘要: 备受瞩目的 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 已落下帷幕,在整个大赛中,各高校学生更是各显神通,或沉稳干练,或新颖十足,设计作品都十分优秀。本期,我们采访到的一批在设计领域取得过非凡成绩 ...

备受瞩目的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已落下帷幕,在整个大赛中,各高校学生更是各显神通,或沉稳干练,或新颖十足,设计作品都十分优秀。本期,我们采访到的一批在设计领域取得过非凡成绩的先师前辈,通过对大赛非指定行命题的点评及解读,探索对设计的理解,不断积累、沉淀!

空间的“共通性”

赋予空间“新生命”

——先认知,后分析,再整合!

蔡晓飞 :室内空间设计是基于建筑结构空间内进行的再设计,在设计师开始一个室内设计项目时最为重要的便是对建筑空间结构的认知和分析从而进行整合。例如对建筑物朝向、建筑结构、建筑内自然光线是否充足、空气流通是否合理等因素的考量,进而将室内空间规划整合为最为合理、最为舒适的人性空间,装饰语言都应该基于以上的空间结构进行表达。不论是何种功能的空间以人为本都是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我认为衡量一个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主要源自设计师对空间结构的认知以及是否能够赋予空间“生命”。

蔡立东 :首先要在符合特定人群于特定场所的固定行为需要以外,能合理地提出更新的行为模式;其次,设计成果符合特定的经济指标,并具一定的隐性经济创造力,对社会现状、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精神因素持有一定的继承与反思;最后,设计具一定的可持续性或延伸性同时,亦具社会的前瞻性及预见性。

设计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实用功能与艺术效果的最佳平衡!

戴元满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艺术,衡量一件设计作品成功与否,主要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进行评判。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在实用功能与艺术效果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不同的空间宗旨都是服务于人,以人为本,让空间的使用者,在体会舒适功能的同时,感受愉悦,这才是设计作品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彭征:我觉得一个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平衡,及如何在满足客户要求与体现设计师个体价值之间取得平衡,也包含在美学与生态、人文与技术等等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不是中庸,而是一种包容与智慧,这也是我们提倡的“共生”理念。而设计的“通性”,我觉得它绝不是一种显性的“现象”或“符号”,这种“通性”仅仅存在于我们对待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之中。

施传峰:无论设计什么类型的空间,我个人的观点一定是先要满足该类空间的实用性,没有这个前提,做出来的东西也许仅仅是一个艺术品,那远远不够,所以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一定是在实用与美观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合点。另外,不同空间的设计,其设计灵感、设计语言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比如一个会所空间的设计其灵感来源可能是一个专卖店空间,也可能相反。

“虚”的空间,“实”的感觉

——建筑•景观•室内通盘考虑,做出的作品才完整!

张波:我本科学习的建筑学,研究生研修的艺术学,博士进修的室内设计,我喜欢对空间进行整体化处理,建筑•景观•室内通盘考虑,做出的作品才完整。

室内设计作为美学的一个多元分支,自然是符合其基本法则的,例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布局等等,完美的作品一般是符合上述规律的,但是反之则不然,一味只严格按照法则做出的设计就难以免俗了。

其实大多数人心中衡量一个设计作品好坏的标尺就是空间感觉,我也是,说出来挺“虚”的,但是反映的是使用者实实在在的感受。不论空间的类型是什么,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部分设计师能够纯熟的将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人文性和经济性恰如其分的融为一体,整体恰当舒畅,这,就是我认为的优秀作品。

新人必备的“品质”

时间与机会的充分把握

AEMA蔡晓飞:作为学生或设计界新人在进入公司工作时都缺少实战经验,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自然可以得到进步和提升。首先要认清自我,不要眼高手低;其次要有灵性,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以上几点才可以在工作中很好的与人沟通、很敏锐的抓住设计方向、很完整的表达设计理念,再结合项目实践积累经验,便会逐步成为设计界的新锐精英。

挖掘看不到的“潜质”

戴元满:对于一些学生或新人,要通过若干个案例的参与过程,引导并发现新人在创意与实践方面的闪光之处。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自信的创意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我们对新人的要求,是具备潜质,而不仅仅是当下的现状。

张波:新人之所以谓之新人,就是有股子闯劲,敢想敢做是最可贵的,他们的创新性和无畏性可以为设计团队注入新鲜的活力,用好的话可以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现实中也不乏有集创意想法和实战经验于一身的“超级新人”,善加培养就是成材的好苗子。

实战为其基,创意为其魂

施传峰: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定要选一个方面的话,那我可能会选创意、想法这方面。因要求一个新人具备多少经验那总是不太现实的,并且,实战经验这种东西是可以培养的,一个有想法的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后是可以获得并积累相关经验,是可以成为一个有创意兼具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

蔡立东:作为设计新生力量的培养,我则更看重对象自身的创意和想法。于生设计从业人员来说,经验是可以通过不断实战与向前辈学习而积累,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能越过这个学习阶段。创意则在今后的实战中会容易被慢性消磨,要如何保持有旺盛的创造力是任何设计团队所关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如学生阶段,我则更为建议侧重在创造力的培养上。

彭征:“创意”与“实战”都很重要,但我个人会比较注重他/她对专业的热忱、对创作的激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因为这些才是驱动个人和团队不断发展进步最核心的原动力。

本新闻共[5]页 1 2 3 4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