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第四届高校大赛实战导师点评:我的soho空间

2012-12-26 17:1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7| 评论: 0

摘要: 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已落下帷幕,但大家对各参赛作品似乎还意犹未尽。值此,我网采访了一批业内颇有权威的实战大师,集合他们自身的经验和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为我们分别点评了各类参赛 ...

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已落下帷幕,但大家对各参赛作品似乎还意犹未尽。值此,我网采访了一批业内颇有权威的实战大师,集合他们自身的经验和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为我们分别点评了各类参赛作品,他们犀利但专业的点评相信会为我们的未来设计师们指明方向,重新思考作品的价值,设计的意义!

衡量空间成功与否的多重标准

满足客户需求是王道!

熊龙灯:一个案例的成功,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要能传达出设计本身的创意思想,这是一个成功案例的必备条件。住宅空间设计与其他室内设计相比更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在视觉美学以居住者的兴趣爱好为主。而其他的室内设计考虑的是目标群体的需求及商业价值。

兰敏华 :从事设计快二十年了,从没有设计理念到初步形成设计理念,再到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建立现在的设计语言。我对一个设计作品的成功往往从:空间布局、造型元素、色彩布局来做衡量。每一个空间设计的开始我们都应该深刻的思考“谁用”这个主题,一个正常的家庭每天呆在家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人们在家休息、娱乐、餐饮、整理等等,所以在设计时一定会想到:每个人在家的样子。根据不同的生活习惯,布局也会不一样。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由伟壮: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其实分为两个方面,那便是------实用及美观!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最大化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还要为业主营造一个柔和的生活环境。而在这一点上具体来说则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前期的空间设计,另一个则是后期的软装陈设。在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形势下,“轻装修、重装饰”无疑已经成为装饰界的主流。

因住房面积是一个定值,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家庭成员要进行学习,娱乐,睡眠,进餐和卫浴活动,故对空间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对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避免相互影响和干扰,合理地确定各部分的作用。因而,住宅空间设计囊括了其他所有类型的室内设计的琐碎细节,是他们的统一结合体。设计师对居室的功能划分及合理布置,将是一部作品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杨顺超:我们所做的设计多半都围绕着居家的生活而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居住的生活美学、舒适、方便,所以,衡量一个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应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待、去体验。如同在一个空间里面生活,平面图只是一个基本的空间雏形,设计师必须再往前走一步,把线条多加推敲,提升空间本身的质感与精致化,这一部分就必须设定好故事的主轴,给空间赋予灵。至于材料、色彩、图案等素材的运用,若只是一味的堆砌,只是浪费业主的钱而已。

用人文关怀之心去体会!

陈志斌 :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满足根本需求即功能,然后从美学方面来看是否具有空间美感和独具的创意。住宅空间是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容器,讲究个性化、舒适度、品质感。因为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所以住宅空间设计比其他公共类型的空间设计更难。

住宅空间设计对功能方面要考虑得更多、更细致、更体贴,用人文关怀之心去体会,美学方面就各有各好,各显神通了。

李首东 :对设计的感受各有不同,但设计者的用心感受,会在他的作品里跃然而出。用心的作品离成功就会很近,当被使用者所感动,这就是成功的作品。住宅空间是人们最自我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所表现的展示形式,更加注重人性化,舒适化与自我愉悦化表现手法。使用者的自我审美和生活习惯的需求,合理的布局及动线的应用,要有指导的推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人品——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

熊龙灯:首先我更看重的是人品,特别是踏实,勤奋,好学,责任心,其次是想法,创意,是否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定位的新人。实战和经验固然也很重要,两者都不可或缺,但作为设计师,创意及想法是最不能缺少的,而实战和经验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

兰敏华:我对新人的第一要求是:态度。很多都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公司有一整套激励方法,创意是可以激励出来的,项目做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看了大家的作品我很感动,想想我做新人的时候还没有大家做得好。当时一起的同事、朋友到现在转行的很多,因为设计这个行业的满足感不是受表扬的时候得到的,是在每一个兢兢业业的日日夜夜中自我实现的。

情商——天生的“艺术家”

杨顺超:我比较注重情商,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所要经历的挫折是非常多的,而且要牺牲很多的个人时间,所以首先要选择比较有意志力、上进心的新人,能够经得起市场、客户、时间的考验,不会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栽培他,他却半途而废。而且,创意、想法、经验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获得,而情商却是很难给予的。如果遇到有悟性的、有想法的新人,即便是他没有什么经验,我也是愿意培养的。

创意——行业推动的原动力

由伟壮:如果我要选择一个学生或新人做为公司的培养对象,我觉得实战经验固很重要,因为这一点会直接决定他们的后期成品率,但是我却更看重他们的创意及想法,因为实战经验是可以慢慢积累的,但是好的创意和想法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作为一名上层的领导者,我觉得任何一个团队缺少的并不是一名、两名或者十名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设计工作者,而是缺少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新型创意。在设计这个行业里,一批又一批纯正的新鲜血液才是推进任何一个团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实战——“先匠人后大师”

陈志斌:培养学生,我会更看重他们的执行能力,即实战、经验的积累,没有实践经验做基础,任何创意都是天马行空,落不了地,学生的创意再好,实现不了,也很受打击挫折。如果从基础实践经验开始,不断积累,跟着设计师学习,阅千剑而识器,倒是能产生很好的创意灵感,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匠人后大师”的论断所言,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莫不如此。

李首东:首先是对这个行业的是否热爱和良好的自身品行。努力感悟,其它自然会都会有的。

点评篇

1、亨特窗饰SOHO空间设计

(图 亨特窗饰SOHO空间设计 蔡逸舟 点击查看整套案例

推荐指数:

熊龙灯:实战性比较强,创意还可以,少新意。

包国俊:空间结构利用合理,划分细致,元素更是运用个性;但颜色上有些深,在这样的小空间里,长时间的工作在这种深色环境中,不是明智的选择。

陈志斌:技法纯熟,手绘功底不错,对中式元素的整体把握能力不错,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商业化作品。可以尝试再锤练一番,更加定于艺术性。

兰敏华:有一定的积淀,元素略显单一。

杨顺超: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设计师,空间表现力较强,有敏感的捕捉色彩、线条、整合中西元素的能力,多些煅练,加以时日一定有所成就,但缺少实践经验,有些方面考虑尚不周全。

2、冥想自然-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

(图 冥想自然-第四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 李松涛 点击查看整套案例

推荐指数:

陈志斌:客厅与餐厅通过长打沙发连接非常好,形体简约中不失丰富,是一个成熟的案例。

包国俊:各区域空间动向流线明确,功能划分使用细致,四人办公区的主次可以考虑互换一下,会更符合现实的社会。

李首东:材质色彩表现不统一。

杨顺超:整个空间呈现现代、时尚的气息,是个非常好的SOHO场所,绿色给空间注入了活力与时尚元素,办公?享受生活?可以兼顾? 提案清晰,基本功比较扎实。空间划分是否可以合理些,机能性再丰富些,多些实性的考虑?

本新闻共[6]页 1 2 3 4 5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