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广州最美旋转楼梯(图)
摘要: 陈廉伯公馆位于荔湾区龙津西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是一栋仿欧式五层楼房,属独立式的楼宇建筑,坐东朝西,建筑物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有法式的半地下室,沿石梯上首层建筑,突显楼房主人的身份高贵不凡。东门入 ...
陈廉伯公馆位于荔湾区龙津西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是一栋仿欧式五层楼房,属独立式的楼宇建筑,坐东朝西,建筑物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有法式的半地下室,沿石梯上首层建筑,突显楼房主人的身份高贵不凡。东门入口处原有独立门洞防护,供护卫员看守,大楼以一大型的旋式楼梯,辅以廊台,方便各层统一由梯间作上下联系,饶有气派特色,又保持了各层的独立使用。顶层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装饰,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匠心独运。 1962年,广州市建筑设计院派出两位工程师,查勘城区内每一座三层以上钢筋三合土楼房建筑,第一次将陈廉伯公馆鉴定为“石屎结构”。因为每层楼底都是石屎楼底;第二次复查,是从五楼往下,对大瓦面底下的平底检查,凿开发现有木金字架在其中,其下是批平的底部,全是高级的石膏批荡,坚实平滑,30余年仍完好如新,往下凿开各层板底,一一露出木桁梁,大家均感到意外与惊奇,才作出不是钢筋三合土建筑的结论。就其用材作年代推断,可能是清末建筑。大楼四周,留有独立的巷道,宽在2-3米间,利于绿化与防火交通安全,北临荔枝湾,为建筑物之后花园,面积达300平方米。临水处有围墙围闭,内附小廊,东北再建有穹隆二层小亭,既为大楼建筑壮色,又有观景和守护功能,内有水门,供主人每天乘快艇往返沙面时作上落码头之用。 该楼还是“荔湾俱乐部”结交粤系陈炯明、桂系军阀等高官的场所,后来商团事件中也曾用作指挥部。可惜大楼顶部瓦面被拆并作了平顶加层,后园部分园地被占用作小商铺,一代名楼,已面目全非,陈廉伯公馆1946年曾作两广监务公署办公,有宪兵守护。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机关宿舍至今。 (责任编辑:水晶)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