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居设计 中国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的原型(组图)
过去三十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造城运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是维持GDP快速增长的工具。在特有的政体和以其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化主要有两种主要模式: 1 以政府为主体的新城营造 2 以开发商为主的城市开发 这些大刀阔斧的造城运动大部分是以商业模式经营,作为昂贵的消费品并无法服务于大众,并且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城市病,在“城市镜像”和“城市拉伸”之外,城市许多旧有片区并没有机会获益于专业的建筑学知识, 于是,城市的许多片区浮现了自发式生长的状态;而城市之外的村镇,更是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低质量农民自建住宅。我们希望基于这些片区进行建筑的社会学修复。 全球范围内统计,85%的建筑是没有建筑师介入的,而建筑教育的主要服务主体是城市中的宏大建筑和商业建筑,于是,在中国,我们看到农村中千篇一律的脆弱的砖混建造体系和城市中五花八门的自加建建筑。 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公民作为建筑的主体来观察,首先浮现的是社会中的建筑学诉求,即伴随着日常生活需求复杂化而来的空间需求;其次浮现的是社会中的建筑学问题,大量民宅的建造方式是否存在着建筑学科学性和精确度的缺失?再次就是社会中的建筑师行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谓的市场建筑之外,是否存在着更广泛的自主实践可能性。 “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由先进建筑实验室[AAL]和中国林业科学院竹木研究所共同研发,尝试将中国丰富的竹材资源转化成工业化建筑结构材。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主张材料的社会化生产和建造体系的高度预制化。 “石榴居”是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的原型产品之一,坐落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内,并与建筑系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石榴居”的所有构件都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而成,整个建造活动由工人和志愿者团队在25天内共同完成。 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长期致力于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的研究,尝试将竹资源转化成工业化和标准化预制建造体系;同时,先进建筑实验室(AAL)还努力通过数字技术和预制优化将建筑体系简化成“宜家”式的“便携装配”模式,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被消解成“客户定制-数控加工”和“集体参与性”的建造模式。 本新闻共[2]页 1 2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