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与艺术的关系
商业和艺术,商业和艺术不完全是对立的,也是有和谐过程的。我们怎么样在二者之间和谐平衡,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意见。 洪约瑟:艺术是根据业主或者是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我感觉商业,艺术,就像是人类首先最基本的是要生存,一个住宅,首先要可以住才行,设计也要首先满足这方面的功能,再说商业,30年前,我刚刚从菲律宾到香港讲建筑,那时候甲方要盖楼,利用可以利用的面积,四四方方一个大楼。现在30年后,我们人的生活标准提高了,光生存吃饱已经不满足了,还需要艺术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建筑可能有它的品位,商业还要利用艺术的概念,不是这样的话,它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一个菜做出来可能很好吃,但不好看呢,就不愿意去吃。我们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菜好吃但不好看,就卖不出。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一定要有艺术化。做商业也要有这样的概念。所以商业一定要配合艺术,我感觉是这样的。 朱平:打破商业与文化的悖论 商业和艺术如何融合的话,我非常同意洪老师的看法。我就说我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在昆山做了一个五星级的酒店,当时昆山当地的一个很有权势的一些人,他觉得这个酒店是他投资的,他要有他的一些诉求,第一:昆山是卖螃蟹的,这个五星级非常好,但没有看到螃蟹,我问他你想怎么做?他说“能不能在大堂里做很多螃蟹”。这是一个国际连锁的酒店,你要在里面做很多螃蟹,首先用诗华洛斯奇的水晶来做,他说好,我们把螃蟹的八个爪子做小,看着像螃蟹,实际上是菊花,领导看了也很满意。我们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它的商业想法和我们所谓文化的东西是完全相悖的,如果两个人吵架,我们这个项目就不要做了,我们要智慧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实现在这个酒店销售很好,都感觉像螃蟹,又像菊花的植被,很漂亮。 我为什么先说大陆的,因为大陆的比日本的难做,因为我们遇到了不同的业主,一开始你觉得他的条件无法接受的。日本的那个合作得简单一点,他是四个小的酒店给当地的官僚来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要靠材料,是靠你的创意,要求是四季之醇,要求做春夏秋冬,其中夏是我做的,一开始请日本的一个公司来做的,但在夏这一块没有做好。我出了一个方案,因为日本人还是懂意境的,意境方面的东西还是蛮少的。他当时有一排海雾,每天早上6点半到9点半的时候,会有一排海雾,会凝结很多的露水,在酒店的四周都是竹林,会凝聚在竹叶上。我们找了很多金属的黄片,插在茅草里面,形成有很多集露槽,计算好流量以后,滴在茅片上面,有金属的也有木的,我们找了钢琴调音师,每天早上6点半到9点半,每天早上有轻微的露声。其次它旁边有很大的一片田野,如果做墙挡一下就会好一点,但做高的话,酒店的高端性体现不出来。我们在旁边做了一排矮墙,插了很多孔。因为它每天在下午1点到3点会有海风飘过来,会产生光线的变化。我们在每一排墙的里面找一到两个发音点,因为竹子里面有可以发音的片。我们把意境的一些元素做在里面,希望人住在里面,不光仅仅是肉眼看到的,而且是耳朵能够听,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感受,有一种高端性的贵族化的感受。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