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深•对话
创意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推敲 蔡立东:我个人更多地认为现在很多的设计对“创意”这两个字的认知有问题。特别是年轻的设计师,他会认为创意是一个纯粹抽象、感性行为。在国外,创意是人对行为和生活新的探索和尝试。我觉得国内的设计应该理性,应该从人的行为上开始做新的探索,包括很多世界大师,他们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多新的概念?他们这种新的概念或者是针对人类未来生活的畅想,进行了一种探索和结果。它往往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创意。 我们国内特别是年轻的设计师,可能受到教育制度,包括中国人比较内敛,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包括我们现在的经济、物质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更多的还是对我们的设计和创意的本质认知,是否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创意可能有一部分是天赋,我现在慢慢发现,拥有这部分天赋的人,他是从小到大周边环境的一种感染,一种熏陶,慢慢造成这种触觉。但这种创意人才往往很缺乏归纳能力,所以他不擅长去表达,有时候团队的工作不一定做得更好。我更加倾向于创意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推敲,慢慢去寻找这种逻辑知识的论证,比如说人类的行为学、心理学,或者是一些新的科技报告的数据,去探索这个新的设计应该是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你有了这么多数据和理念之后,就很容易把你的设计理念传达给你的客户或你的队伍。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创意型人才? 戴元满:创新的思维,未来的把握,引领潮流 我觉得创意型人才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要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灵感思路,这个就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情形下,他对这个作品和他的产品的定位准确;第二个就是他对客户的需求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发展,能够准确地把握,不是一个书呆子或者纸上谈兵的;第三个就是他能引领潮流,比较持续领先。 兰敏华:创新能力,多学科知识,超前意识 要对“创意型人才”这一新概念赋于一个准确的说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就装饰装修设计领域而言,可以具有两方面的共识: (一)创意思维敏捷,设计思路开阔;具有极佳的创造精神和极强的创新能力。 (二)具有多学科与建筑装饰装修领域相关的知识和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和天然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优势、运用建筑及建筑装饰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配置并组织建筑装饰装修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等设计理念创作作品。 (三)不管是策划,还是设计,都具有跨世纪的超前意识,展现出一个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企业‘创新发展’引领者和‘企业创新文化’缔造者的特征。 蔡宇峰:创意思维+专业技能 我认为创意人才能够在意识层、思想层独立创意,引导团队创意,创意经验丰富,创意理论和技能的把握在某一领域有突破,具有综合创意思维和艺术能力,能够创造出综合的效益和价值。创意人才养成没有捷径,我觉得成为创意型设计人才要储备各个方面的发展信息,不断充实独特创意思维的知识和技能,在思考问题时能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敢于对现存的事物提出疑问,敢于在一些人们看来“完美无缺”的事物身上找毛病、挑缺陷,甚至于否定被视为“金科玉律”的理论。 我们现在强调的“创意人才”这个词被解读得太狭窄了,在设计上更多时候是为了吸引眼球,是很虚的东西。作为设计人才,必定要具备两种能力——创意思维和专业技能,缺一不可。而创意思维不能是靠聪明的脑袋、一时的灵感而迸发,或者参加一两个培训班就可以称之为创意人才。要有深厚的文化作为积淀,我们看看冯友兰对人才的解读——“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它自己的认识、看法,对以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
创意人才的重要性! 辛军 :作为一个以设计为产业的公司,创意是我们的亮点,自然就是我们的核心。因为我们靠的是创意来产生最大化的价值。 蔡宇峰:创意是一个快乐的旅程,是伟大艺术的萌芽,非凡策划的灵魂,杰出设计的起点,财富不歇的源泉,好创意可以轻起一座城市,成就一个企业,打赢一场战争,创作一片奇迹!因此培养创意人才能够起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通过创意有效地实现价值。 孙旭:如果把设计比喻为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行为就是躯体,创意就是灵魂。没有灵魂生命便不存在! 陈琳: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经济等深度融合的产物,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而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而这恰恰是国内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创意人才匮乏,导致国内创意领域多模仿复制、缺少原创作品。目前创意人才的孵化器——设计院校现在也正在面临一个严峻而巨大的考验,但是同时也将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机遇。 (责任编辑:四月)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