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欧洲、中国设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11-10-18 19:4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8| 评论: 0

摘要: 背景介绍:2011年10月17日下午, 第二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新闻发布会暨“设计回归校园“学术论坛 在广州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期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变革与趋势”的互动研讨, ...

背景介绍:2011年10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新闻发布会暨“设计回归校园“学术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期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变革与趋势”的互动研讨,嘉宾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设计观点,精湛的观点不时博得台下设计师的阵阵掌声。以下为嘉宾观点整理稿……

刘志勇:设计灵感与创意灵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喊出了“设计立国”的口号。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人提出“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设计大师工作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的建筑设计大师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在“筑巢奖”的带领下,让设计回归校园,共同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变革与趋势”。今天我们有一位置远道而来的客人就是圣地亚哥·帕拉蒙先生,去年的“筑巢奖”在主办方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欧洲文化设计之旅,很多人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创意灵感,特别是回来之后反映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关联。

从空间设计的范围的扩大来讲,先从国外说起,圣地亚哥·帕拉蒙先生有很多的大作,是不是有一些中国元素与其作品有内在的关系,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给他带来什么灵感和启发?

(图: 圣地亚哥·帕拉蒙建筑设计事务所、西班牙晟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圣地亚哥·帕拉蒙先生

圣地亚哥·帕拉蒙:我的眼中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中国的过去,一个是中国的未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更着眼于未来,如果我们住在一个地方,受到这个地方文化的熏染,这种环境的熏染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每到一个城市,你都会发现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各不相同,这个文化是来自于过去;作为设计师更着眼于未来,因为但是着眼于未来我们的建筑设计一定要有未来的能力,一定能够达到现代和时尚以及对未来得要求。

对于两个地区的区别,欧洲具有古老的传统,是古老的国度,但是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通过我的亲身体验,我的灵感是来自于中国的当代文化和当代的环境,因为这些元素是承前启后的,是着眼于未来的,所以说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一定要了解你所处的环境,你所要表达的时代。

刘志勇:圣地亚哥·帕拉蒙先生讲的这段话其实有几个关键词,就是不管是什么国度,不管是什么方面最后一定是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环境才可以做出来好的建筑。

(责任编辑:madeleine)

相关专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