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设计师的作品
复古花纹的米色墙纸与现代感十足的艳丽花卉转门,相互碰撞出强烈的视觉美感。与此同时,也最大限度保持了卧室的私密感 我们很难找寻出这套52平方米居室原来的样子,这是身处在极其老旧住宅楼中的一套居室,男主人杨赛文将自己生活过往中的许多想法,挥洒进了这个房子,将80后新生代的种种大胆尝试,灌入这个原本死气沉沉的空间。 白色的大面积使用,在视觉效果上扩大了空间的面积。线条简单的白色家具,使整个客厅显得整洁、利落 无论客厅、卧室,还是厨房。房中的每个角落,都在向我们昭示着生动的线条混搭,以及鲜明的色彩呼应。 这样的线条混搭在卧室及厨房也可见一斑,大部分白色的直线条家具、橱柜,皆与上侧圆角的窗框、门框,亦或是灯具、吧凳等混搭组合在一起,整齐地统一着整个居室内的线条特色。 而在色彩上,是红与白的未来主义组合,无论桃红的靠垫或旋转大门,还是正红色的马赛克、吧凳或桌垫,都与家中的一切白色家具和谐地融成一体,共同谱写出明朗的、具有年轻感和未来感的居室色彩基调。 心有独钟,众里寻它 这里不得不提一些主人的得意之作。 其次,是客厅地面的材质。它是一种新型的装修材料——石塑板。这种建材,耐磨、美观、易清洗,其好似铁板的质感与色彩正符合杨赛文的心意。 客厅吊顶用的虽然是普通的大块石膏板,但为了增加屋顶的肌理效果,并与地面风格形成呼应,杨赛文大胆地给石膏板开缝,以求将二维平面平淡的石膏板,通过处理,赋予其新的装饰效果。 有限空间,无限可能 整套居室面积为52平方米,又是老住宅楼中的户型,但经过格局的大胆改造,实现了居室功能多样化,空间利用最大化,设计巧妙实用化。为了加大整个空间的通透感,杨赛文拆掉了客厅与阳台之间的墙壁,增大了客厅的面积及采光。 进深,视觉上也更加通透、利落。 而卧室中那面炫亮媚紫的窗帘后,隐藏的是主人众多的衣帽服饰。这对同为80后的年轻伉俪,自然也会非常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衣服鞋子的数量自不必说。如此简单又出彩的方式隐藏衣物,既方便平时的找寻,又有着像小剧场舞台幕布般的视觉效果,给卧室加进了更多浪漫、神秘的元素。 厨房工业感浓重的拼接墙面与同风格的石塑板地面和谐统一。墙上架起的白色桌板,两旁摆放的红色吧凳,立刻划分出快捷便利的用餐区。墙的另一侧便是洗手台,设计师刘东新在这里将整个洗面盆的线条,一再上扬提升,形成了一个大大的“L”形,以此增加了空间的向上进深感。设计师的这个设计,巧妙地弥补了整个区域带给人的狭窄感,呈现出了空间的多样性变化。 Tips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