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世界最大科学馆照亮珠江

2008-9-25 11:0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70|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讯 (记者饶贞)19日晚,广东科学中心开馆新闻发布会暨亮灯仪式在广东科学中心科学广场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为广东科学中心点亮了“科技之光”。 宋海表示,经过近5年的建设,广东科学中心这艘“科技航母” ...

本报讯 (记者饶贞)19日晚,广东科学中心开馆新闻发布会暨亮灯仪式在广东科学中心科学广场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为广东科学中心点亮了“科技之光”。

宋海表示,经过近5年的建设,广东科学中心这艘“科技航母”终于矗立在珠江之畔,成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科普教育基地,也成为体现广东形象的重要窗口。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1996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广东科学中心的规划和设想。2001年,广东科学中心项目筹备工作正式启动。2002年12月,广东省政府九届56次省长办公会议通过《广东科学中心总体规划建设方案》。2004年3月28日,在黄华华省长的亲自主持下,广东科学中心在广州大学城奠基开工建设。经过近5年的建设,占地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75万平方米的广东科学中心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广东科学中心也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和规模最大的科学中心。

小朋友体验宇航服。

宋海表示,作为广东省财政投资19亿元人民币的公共工程,广东科学中心建成后,将发挥四大功能:科普展示和科普教育功能、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功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功能以及科普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他表示,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广东科学中心将于9月26日下午举行开馆仪式。届时,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广东省有关方面的代表将共同见证科学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总设计师:她将成为珠江夜游新亮点

本报讯(记者饶贞)“广东科学中心亮灯以后,肯定会给珠江的夜景增色不少,未来一定会成为珠江夜游的一大新亮点。”在昨晚举行的广东科学中心亮灯仪式上,广东科学中心总设计师、来自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大师袁培煌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广东科学中心“科技航母”设计方案的构思、特点及建筑中使用的创新科技。

并非简单模仿航母或木棉花形象

袁培煌透露说,“我们刚开始时并不是简单地打算模仿一个航空母舰或木棉花的造型,因为建筑本身是从功能出发。广东科学中心和一般的展览馆设计有很大不同,我们是以大厅为中心,以放射状做了五个展厅,形状就像五个船体。”

他解释说:“这种设计从功能上来说是比较好的,因为不同展馆之间的交通线是最短的。后来我们结合周边的环境,把展馆做成了一个曲线形,结果从空中俯视很像一朵木棉花,而木棉花正好是广州的市花。当我们从水面上看这几个展馆时,它们又很像船的造型。所以最后我们才把它叫做‘科技航母’。”

中庭自然通风不需空调

谈起广东科学中心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创新技术,袁培煌显得非常自豪,“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设计的建筑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由于下面是架空的,因此空气能够流动,实现自然通风”,他解释说:“建筑的中庭和架空层又是相通的,而屋盖上能够排气,这样冷空气下来,热空气从上面出去,在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空调。”

1万平方米隔震垫能抗汶川地震

“广东科学中心建筑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高科技展品”,广东科学中心负责建筑施工的教授级高工易和昨日告诉记者,在广东科学中心最大的一块“木棉花花瓣”——E展馆里,就藏了一个大秘密:它使用了抗震专家周福霖院士的“隔震垫”专利技术。

易和告诉记者,“E花瓣”一层有5000多平方米,两层加起来共有1万多平方米,“在这么大的多层钢结构建筑下使用这种‘隔震垫’技术,这在国内还是首次。”他解释说,“即使发生汶川地震这样的地震,用了‘隔震垫’的‘E花瓣’也不易损坏。”

三种玻璃让屋顶达到最大节能效果

不仅如此,广东科学中心的屋顶照明也大有学问,易和介绍说:“我们的屋顶采用了好几种材料,既有能发电的光电幕墙,又有能隔热的彩釉玻璃,还有普通玻璃。”

他表示:“通过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材料,能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比如,在屋顶的侧面我们主要用普通玻璃,让自然光照射进来,而在光线较强的地方,则使用彩釉玻璃和光电幕墙,彩釉玻璃既能让一部分光线进来,又能起到隔热效果,而光电幕墙能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花瓣”跨度大 每朵各不同

广东科学中心的木棉花造型惟妙惟肖,然而建筑师在建造这朵“木棉花”时,却遇到了不少难题,这5个“花瓣”的跨度非常大,以前在国内还没有这么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由于“花瓣”形状很不规则,它的外墙维护底板和玻璃没有一块尺寸是相同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最后采用先进的钢巨型框架结构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