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设计费暗藏玄机 消费者需警惕“减价”陷阱
设计被称为家庭装修的灵魂。但长久以来,都是家装企业在为设计费埋单。2007年1月,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出台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设计服务规范及收费参考标准》正式实施(以下简称“规范”),对设计费从设计内容、设计师持证上岗以及设计收费标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规范推出后一场关于“设计费到底该不该收”的讨论席卷而来,随后除了少数几个“孤胆英雄”号称“让设计见鬼去吧”,家装公司纷纷打出收取设计费的旗号,一时间,收取设计费成为大势所趋。据记者调查,目前绝大部分家装公司都在按照北装协的“规范”收取设计费,但是在中低端市场设计费却收得有些变味,家装公司暗地里减少或减免设计费的现象并不少见,收取设计费似乎成为了空头口号。
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师收取设计费后必须要向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某家装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支付了设计费用后,家装公司会要求设计师与消费者签订设计合同,明确设计师的职责。据记者调查,家装公司在收取设计费上依然存在猫腻。某装饰公司一位中级设计师告诉记者,一些装饰公司对外宣称收取设计费,但实际上在与客户洽谈时却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免收设计费吸引消费者签单。
任何一项新规则的推行都不免经历最初的阵痛,收取设计费是为了保护设计师的知识产权以及原创作品,而某些家装公司通过暗度陈仓的办法减免设计费,无疑对收取设计费的装饰公司带来了冲击,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家装行业原创设计力量的壮大。再者,设计费包含了众多设计服务内容,如果一旦设计费被减免,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的合法利益则可能难以得到保证,甚至还会与装饰公司出现矛盾影响装修。
对于装修,许多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对于支付了设计费后自己能够享有哪些服务并不了解,甚至有一些消费者认为设计就是简单的施工图或者效果图。“消费者在这方面比较弱势”某家装公司设计师如是说。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这部分消费者对设计的诉求并不非常强烈,“他们往往都非常实际、经济”,设计费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其实意味着更多服务性内容,比如,主材选购、后期配饰选择等,这些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前期的设计图纸更为重要。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