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演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控制系统
郑曙旸:今天下午时间关系,我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内容有38页,我重点讲第四个主题,前面一些内容就简单提一下。 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会议上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讲呢?好像和主题没有关系,根据我个人的设计经历,包括在行业内的过程,这些年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我觉得中国设计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设计师的问题,而在于我们整个国家由于没有经历过艺术的洗礼,对于设计本质的内容一开始就有所偏差,再加上大家都是从装饰概念出发,没有从设计层面到本质的设计师层面,从全世界来讲,我们设计最终发展的方向要在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十七大报告当中已经明确写进去了,这个理念在五年之前还不被大家所认可,所以我这边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来演讲。 这里面主要讲四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艺术设计,第二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是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最后是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内容。今天时间,我想重点讲最后一个内容,所以前面的这些简要的提一下。 艺术设计本身应该是一个人脑思维的活动,准入门槛很低,谁都可以搞,只有有一个操作过程就可以,尤其是当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现在有三个化,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事,但是中国并没有完成这样一个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往下展开。 实际上仔细想一下,我们学院前几年开始做艺术与科学的展览,按道理这个具有很典型的中国特色,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运动会,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欧没有经历过文明的过程,我们整个教育系统从开始就是分为文科和理科的界定,到底什么是设计,大家注意,我们社会上基本上讲设计,很少讲艺术,但是作为英语翻译,一开始我们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屏幕上就不念了。总而言之,关键的问题只要我们一谈到设计,我们绝大多数人脑海里面就是概念,从产品来讲这个东西是外观形式,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两个星期前我参加海尔的一个会议,他们生产了一些全球一流的产品,它的设计团队不是艺术了的,那样的话他们不可能设计出一流的产品,在意大利是由意大利设计团队设计出来的,在这个团队里面有些人偏于造型,有些是偏于技术,作为这样一个团队,之所以他们占领高端市场,就在于他完完整整体现了设计和艺术的完整性。 艺术设计的本身内容是体现与设计的对象即产品,在这里形式与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形式作为设计对象外在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相应的美学价值,功能作为设计对于内在的物质系统,必须具备相应实用价值。 艺术设计的美学内涵使其具有艺术风格体现的特征。由于每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都会影响到文化艺术的风格。风格的产生必定有着特殊的形态表象作为支撑,这种形态的表象积淀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定势化,传统在时代当中有新的一种概念。刚才我讲的这些东西核心一个观点,我们不可能把艺术和科学,形式和功能分开来看,我们现在经常会这样讲,大家谈到一个词叫设计感,所谓的设计感实际上是指美感,并不是指设计的感觉,于是久而久之在社会公众眼里,我们始终把设计和美术划分开,这个观点如果仍然转变不过来的话,我们所说的比较乐观,真正不可能出现一个很好的设计团队。 第二个我讲一下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说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迄今为止,已经很多的事实证明,工业文明推动的人工环境的发展是以对自然环境的虽损耗作为代价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已经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大家心理都很清楚,所以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从全世界来讲,可持续发展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逐渐被所有的人认同,你面对的是同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两个问题,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大家特别注意,不是说可持续发展就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什么要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到很高的定位,这里面就是很关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要用自己最高的智力水准责任来对抗,创造一个和谐世界。 于是摆在所有人面前,不光是设计师,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题,28号我回北京参加一个关于建筑装饰设计的绿色环境标志会,这个工作从我开始参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在这个标准制定过程当中,就认识到仅仅是这样一个最低层次的概念定位,依然还要经历很多的困难,甚至最基本的问题,在设计师眼里还是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层面设计师专业,不可避免的你会面对生态文明。 我们在这个时代的设计师要从根本上转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思,在工业文明时期是以产品为概念来做设计的,在这个时代未来我们应该像环境意识转换,这个是一个本质的理论,未来如果我们要站在世界设计师的至高点,你必须超越这些意识,恰恰这点,尤其是建筑装饰行业,恰恰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艺术设计的运行只有建立在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如何使用更少的能源和资源,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如何实现材料应用的循环,产品产出回收的循环,如何变工业文明的实物型经济微生态文明的知识性经济,总之就是要运用人类的智慧通过科学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和能源。 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从理论来讲,可持续发展系统有很多控制自项,艺术设计控制系统,除了包含系统的一般概念,尤其注重于“整体协调”、“内在关联”、“交叉综合”三个基本的主要特征,这三个恰恰对我们进行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来讲,最能够说明问题的。 “整体协调”是指艺术设计系统内部与外部运行相对和谐的机制,即在系统各种因果关联的具体分析之中,设计最后出来的结果是妥协的结果,大家在这个行业很长时间,不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你最终设想的去完成,是受各种各样的关系影响,假如我们都能转换整体观念,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但是一旦要保留具体项目的时候,这里面有很多复杂关系,当面对一个室内项目的时候,甲方内部成员之间也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各种各样的考虑,比如做一个平面,可能靠高度,我希望是这样的,但是如果站在员工的角度,员工考虑我不希望这样高,所以有时候,设计师一旦把一个平面交给甲方面前,让他来定夺的时候,往往是妥协的结果,这个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是不是人们都能达到呢,这个是十分困难的,这是由于人本身个性化的问题所决定的。 “内在关联”是指艺术设计系统基于环境概念下的专业整合的内生力,这种内生力在于数学概念上的“系统内在关系和状态的方程组中的各个依变量集合,以及这些变量的调控将影响行为的总体结果,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内生力在相互关联的运行中体现于系统的内部动力、潜力和创造力,并影响和受制于资源的储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我们现在仔细想一下,整个中国现在设计系统不光是指我们目前这样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我是指整个设计界,这样内在关联的机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这个机器各个部件之间的齿轮还没有配合好,还处于初级阶段,就好象刚刚装好的机器没有经过磨合,在这个时期,你必须要内在关联,要统一。今天上午我为什么讲只是进入了中国设计的前沿阵地,这个是有所指的。 “交叉综合”综合种交叉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是涉及艺术设计系统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组合。这种互相作用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线性的与非线性的、确定的与随机的等)的层次思考、时序思考、空间思考与时空耦合思考,既要考虑内聚力,也要考虑排斥力。既要考虑增量,也要考虑简量,最重要把发展视作影响它的各种要素的关系“总矢量”。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各个专业之间为什么从一开始不可以进行配合,就是这个问题,到了最后突然发现,尽管也有一开始的碰撞过程,但是往往会出现问题。一个设计要不断的妥协,绝不是单一变量的问题,是各种东西错综复杂交织之后才可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我们永远达不到交叉的状态,我们就不可能最终在设计领域有所建树,这个形式一定是有技术条件决定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到为什么现在机场都是钢铁大跨度的,玻璃的,这种形式一旦创造,现在机场有几个不是这样做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系统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和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的过程,要达到最终设计优化的过程,在这三个方面如果做不到的话,每个主要特征没有达到最优化组织的话,严格来讲我们艺术设计不可能按照很好的路径去走。 下面我讲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内容。要做到这些从哪些方面努力呢?主要有五点。 要通过五个支持系统来平衡五大关系,而这五个系统也并不是指,我们艺术设计,是指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整个框架的国家,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把中国科学院的理论系统运用在我们这个展业去看它怎么回事,来制定我们今后要走的方向。也许我们说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过于学术化,或者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中国设计要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不在于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因为我觉得我们在技能方面,我可以这样讲,早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不是在技术层面落后,我们是在设备管理层面落后,而且远远落后于整个设计界,最近在中国有两个大型活动,一个是北京奥运会,还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北京很多事我都参与政府决策的层面,忽然发现,北京整个人的思维方式还是上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上海人的思维方式显然是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需要在本质上认清楚,下面我就一下这五个系统。 1、生存支持系统,这个是最本质的,对于设计理念什么是生存支持系统?应该说关于我们所谓的知识产权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知识产权的问题不解决,现在虽然国家很重视这个方面,但是在设计领域这个认识还远远落后于整个时代。现在不要说其他的,就连设计师本身资质的问题到今天还搞不清楚,这个已经说了20多年了,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决策层并不以为这个是知识产权生死的关键,所以我们对待外国设计师可以安全那样一个标准去认定,但是一旦到中国设计师身上就会很麻烦。由于知识产权概念的淡漠,和长期以来在人们思想中对脑力劳动价值的模式,对于设计价值的认同还较为肤浅,依然用武之的标准来衡量非物质的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在具体问题上表现为过分强调投入和产出在物质数量上直接的关联,因此也就导致国内艺术设计者创作群体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上升到足以影响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生存的关键性因素。 2、发展支持系统。这个是关于最本质的生产力概念,我们未来应该是在以专业分工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以环境概念整合而产生的新型设计体系。这个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因此时间关系,就不深入来讲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促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社会分工的加剧,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一直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的形成,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大背景下,艺术逐渐与技术分家,成为独立的满足于人们精神审美需求的社会特殊门类。 后来随着艺术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一个单独门类,再到另外一个状态,又发现光是纯艺术,技术是不可以的,就需要结合,就产生一个新的概念,这个就是现代审美的概念,于是在上个世纪设计在已经基本完成了概念的改变,没有设计也意味着丢失很多市场。 由于任何一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时空,需要相对丰厚的资源配置和适宜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而面对地球村越来越小的趋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工环境无限制膨胀,导致商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个体的专业发展如不以环境意识为先导,走集约型综合发展的道路,势必走入自己选择的死胡同。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第二个地球村,没有第二个办法。刺激人的欲望,最后来换取一部分的需求,这个实际上是走不通的。 这个发展系统就要求要以城乡联合模式来这种设计上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当我们社会整个认识水平,文化层次,各个达不到这样认识的时候,单靠设计师的转变也很难改变这样的现状。当你的生存和你的发展出现矛盾的时候,大学老师来讲,尤其是我们这个行业,主要精力不是在人,是在地球,设计师已经达到的水平,你要再教育就要把这些教师真正达到这样的水平,道理就这么简单。 从整个事情来讲,最重要通过资源优化的配置,用环境的概念进行整合而产生的新兴设计体系,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以复线的专业横向联合态势,取代单线的纵向发展模式,因此成为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条件。 3、环境支持系统。这个是指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基础支撑系统。在某些层面需要强调人在精神层面的东西,要强调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悠久传统。 艺术折价只是人类生存系统文化层面的一个子项,其对整体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在工业文明尚未进入信息时代的前期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随着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艺术设计以其学科的文理综合优势走向了前台,开始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设计这个专业本身具有两种学科的含量,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所传授知识量的作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也就是信息时代他发挥了作用,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再教育方面,在社会层面,对人的观念转型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大家都能明白这个系统,艺术设计的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只要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调整好整体框架,整个这样的环境支持系统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只是从理论上来推,但实际上执行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何来限制这样的变量,就是生存系统和发展系统之间有效的转化,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只不过我们现在进入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同样一个问题,有的是谈哲学层面,或者是技术层面,很难结合起来的,甚至很多人还不理解这些。 4、社会支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里面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不光是指我们艺术设计,这个是最根本的,中国设计师外在环境比20年前好的多,但是依然没有达到一个特别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系统非常薄弱,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当中,装修就等于设计,我想在座真正进入设计行业,你是能够认识设计行业的。所以说社会支持系统虽然排在第四位,但是它的作用是很大的。 艺术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过程使受控于社会的现存运行机制,涉及到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因为我们这个国家农耕文明时代太长,所以长期以来以个人一直决策宜居的“人治”是其政治的核心内容,那个时代具有与艺术设计运行向滚概念的事物,无不以体现当时价值观的社会政治来试试运行。青铜器的型制、服饰佩玉的造型、故宫的建筑空间序列都是其典型的代表。 反过来讲我们设计师过多想到美观问题,并没有真正从功能上把它做的很到位,所以我经常讲一个设计师,如果是一个室内设计师,你做的作品,过了十年以后,一点作用都没有用,假如体的设计刚装修好,过了三个月之后人家就给你拆了,证明你彻底失败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道理。 在工业文明的时代,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产品输出的大众化动能需求,成为市场制定统一标准和运行规范的动力,相应的国家政治体制通过制定门类齐全的法律,依据“法治”程序实施社会运行的全面管理。艺术设计的知识产权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通过产生实现了社会价值,艺术设计的产品因此成为艺术平民化享受的最佳载体。 依据“法治”程序来试试艺术设计社会运行的全面管理,艺术设计的知识产权能够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通过商品实现其社会价值。社会支持系统在于建立完善的艺术设计政府管理机制。因此成为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 5、智力支持系统,在发展最后还是要靠智力,你是否可以干,你一点都不能干,拿出不象样的东西就不可以。这点需要我们通过整体的能力最终来实施我们作为智力支持系统的建设。因为它是艺术设计目标层,三个层面中目标层处于整个支持系统的顶层,成为艺术设计智力支持系统的极限最高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