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四院士力推建筑原创 沪上评出本土建筑创作奖

2008-1-21 11:2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56| 评论: 0

摘要: 本土建筑师的原创能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鼓励。日前,以弘扬中国建筑文化、激励广大本土建筑师创作热情为主题的“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揭晓,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等12个优秀作品获得这一奖项。 ...

本土建筑师的原创能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鼓励。日前,以弘扬中国建筑文化、激励广大本土建筑师创作热情为主题的“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揭晓,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等12个优秀作品获得这一奖项。同期召开的“上海市建筑设计原创论坛”以“原创的力量、建筑创作中的城市、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介绍”等主题,汇聚国内知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戴复东、魏敦山到场演讲。

四位院士在论坛上以各自的创作实践阐释建筑创作的原创精髓。郑时龄院士认为,创新并不是样样都须开天辟地从头做起,更多的应当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勇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理论和实践去解决问题;戴复东院士认为,情和理是建筑创作的“两翼”,建筑师要创新,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缺一不可;魏敦山院士以自己近几年的创作现身说法,认为建筑功能、形体和环境的完美结合是衡量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担任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的何镜堂院士通过完整展示中国馆的创作构思来展现其对原创的理解,那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富有原创精神的建筑不仅能够表达文化,还要传承文化。参加该论坛的还有设计大师崔恺、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

此次评选的主办方——上海市建筑学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嘉明称,评优的重点放在本土建筑师的原创作品范围之内,侧重评价建筑物的创作理念、原创思想,注重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考核建筑是否符合功能要求,包括节地、节能、绿色建筑等要求。曹嘉明强调,近年来,本土建筑师做了大量对境外建筑师概念规划之后的深化设计,在这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过程里,本土建筑师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倾注了大量的原创思想,这样的作品,我们也视为“原创”,目的就在于要奖掖、鼓励这种独立思考、敢于实践的原创精神。在日渐国际化全球化的当下,更有必要高举“原创”大旗,秉承自主、创新、远见的理念,提升创作水平,拿出优秀作品,这也是此次评奖的用意所在。

当日揭晓的12个获奖作品分别是: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宁波市核心滨水区城市设计及三江六岸地区概念规划、北京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性重建工程、苏州平江路31号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上海卢浦大桥、广元邓小平故居陈列室、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无锡程及美术馆、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和上海华山医院(浦东)景观设计。这12个优秀作品是从155个上海建筑师申报项目中评选出来的,其中上海以外地区以及境外项目有60项,分布在13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城市和斯里兰卡的科伦坡。

同期举行的“建筑设计原创展”也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此次原创展是上海市建筑学会首次举办原创建筑设计展,也是上海建筑学会成立50多年来首次全体会员的聚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