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明:充满阳光的教堂Crystal Cathedral
摘要: ——北美日记 九十年代以后,常出差去欧洲各国,到过不少著名的教堂,如中世纪时期建造的欧洲最大的米兰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圣心大教堂、巴塞罗那的圣家大教堂,所到之处,无 ...
——北美日记 九十年代以后,常出差去欧洲各国,到过不少著名的教堂,如中世纪时期建造的欧洲最大的米兰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圣心大教堂、巴塞罗那的圣家大教堂,所到之处,无不为庄严恢宏的伟大建筑所打动。教堂里的椅子被信徒跪坐得光滑,铸铜的大门被往来参观者抚得发亮,而当我触摸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大卫”、“哀悼基督”、“摩西”、“垂死的奴隶”时,心灵上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似乎能感应到伟大艺术家透过这些作品所传达的宏大气魄,其中仿佛充满上帝的力量和气质。在欧洲,几乎所有这些中世纪前后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大教堂,都不同程度地记载着欧洲历史文明的大部分的篇章。但面对这些沉甸甸的文化包袱时,我同时不禁想起北美洲教堂的爽朗。在北美洲,无论乡村或城市,无论在北方的草原还是在南部的棉田,都有不同大小的教堂,这些新时代的教堂显得格外的轻松,不会像欧洲中世纪教堂那样有压得你根本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二十年前,踏上北美这块土地,开始人生新的历程。中国人把加利福尼亚洲这块地方称为金山。从小就听外婆讲述唐人在金山、在南洋的故事,故事听多了,故事里的亲戚、朋友、环境,甚至那里的沙漠、仙人掌也经常成为梦里的情节内容。尽管头一回出国,但一下飞机,似乎这里已是早已熟悉的异国他乡。 还没有出国的时候,就听一些同学朋友介绍他们刚到美国时接触社会的情况,教堂是他们认识社会、结交朋友的好地方,甚至教会的教友成了他们进入社会的好帮手,成为他们终身的好朋友。 我刚住洛杉矶时,在朋友的带领下第一次去教堂,除了好奇之外,是因为想亲眼目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菲利浦.约翰逊Philip Johnson设计的位于洛杉矶橙县(Garden Grove, Orange County)的举世闻名的水晶教堂(Crystal Cathedral)的风采。 南加州有不少出名的教堂,常为设计界朋友们谈及的除了水晶教堂(Crystal Cathedral)之外,还有早年弗兰克.洛德赖特Frank Lioyd Wright的儿子洛德.赖特设计的玻璃教堂,位于南加州Palos Verdes半岛的陡峭的沿崖上。教堂面对着太平洋,整个小教堂除了建筑的木结构支架外,屋顶、墙身全是透明的玻璃,透过玻璃能看到远处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教堂的周围是高大的红木树林和半英亩的花园。与欧洲大多数的教堂不同,这里没有黑暗中的烛光,只有明亮、轻松愉悦。人们透过无边无际的星空与上帝交流,绝对没有欧洲传统教堂的沉闷的气氛。这个小小的教堂成为当地一个温馨浪漫的地标,不少情侣选择在这里见证他们的爱情。 也许是受这个玻璃教堂的启发,美国著名牧师罗伯特.舒勒Robert Schuller博士向Philip Johnson提出建造水晶教堂的设想。他要求整幢教堂用透明的玻璃建成,要容纳至少3000人做礼拜。之前罗伯特.舒勒常常在户外为大众传播福音,他希望建成后的教堂仍然能保持过去为大众传道时的气氛和感觉。 世界上第一座最巨大的用玻璃建成的“水晶教堂”第一期主体建筑终于在1980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充满灿烂阳光的巨型教堂,一个令人兴奋的意气风发的教堂。这里当然与欧洲的教堂截然不同,室内没有黑暗,到处都是光明。这里不是只有透过窄长的彩色玻璃看到描绘圣经里的故事,而是透过透明的玻璃看到整个外部的真实世界。 Philip Johnson设计的“水晶宫”是一座多面体的大型玻璃建筑,百分百的彻头彻尾的现代主义建筑,线条简洁、透彻。整幢建筑由模数一致的金属支架搭建,顶部和立面全部用折射透明玻璃覆盖。这座水晶宫长度为125米,宽63米,高40米。通过太阳能感应自动开启通风窗口吸收自然的冷空气,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教堂所采用的折射玻璃可以阻挡大部分的热能,只有8%的热能可穿透玻璃,从而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 室内牧师布道的圣坛,用纯白色的大理石铺砌而成,庄严而圣洁。巨大的管风琴耸立在前面和后面二楼的观众席上,师班唱出庄严、悠扬的圣歌。师班唱颂歌的平台非常宽阔,用土红色的西班牙大理石铺贴,气派非凡,庄严而雄伟,与巨大的木制管风琴连成一个整体,身穿蓝色的唱师班的教友异常显眼。人们看到的是室内巨大而简洁的空间,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装饰物和叙述故事的宗教情节的绘画和雕塑,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圣洁的。 这天,刚好是Robert Schuller牧师在讲道。我虽不是信徒,但他是我听过的所有牧师中最动听的一位。在往后北美生活的日子里,几乎每个星期天打开电视机,都能看到Robert Schuller 在传播福音。很难统计,在北美,有多少千万个信徒听过他的布道,我想,应该所有的北美洲人都知道他。 水晶教堂的原设计方案是计划把建筑放在像公园一样的自然环境中,但现在却是被停车场所包围,建筑的部分立面紧依停车场。公众开放日,很多信徒未能如愿挤进教堂,都能站在停车场或坐在车子里,透过玻璃观看室内布道的情况,和全美的电视观众一齐收看教堂内的盛大的场面。正如Robert Schuller牧师所愿,让阳光充满教堂,把教堂和环境融为一体。Philip Johnson通过设计圆了Robert Schuller牧师多年的梦想,让他能把福音传出教堂,带到千家万户。 林学明家园:http://linxueming.china-designer.com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