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剧院“关公脸”遭渝中人大代表挑刺
时代信报讯(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蒋佳乘)本月底,国泰大剧院片区将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渝中区代表团的部分第三届市人大代表第一次视察工地,并对设计方案提出三大质疑———750个地下停车位明显不够用;主体工程“一身通红”与周边色彩不太协调;仿“鸟巢”材料未必环保。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当场解释了设计初衷,并正面接受“挑刺”。 质疑A 停车位够不够 国泰片区的改造工程,是集大戏院、美术馆于一体的艺术中心。 按照规划方案,广场的地面部分将会栽种上千株高大乔木,营造出一个野趣横生的室外景观,形成约2.5万平方米的都市绿地。而广场地下共有6层,地下有2层为车库,其它为商业设施。 在停车位方面,艺术中心和广场设计的地下车位为750个,加上洪崖洞二期有1500个,共2250个,地下车库与国泰广场地下车库相通。 “目前解放碑周边地下停车库为42个,共4141个停车位,比较拥挤,缺口也比较大。”渝中区的市人大代表彭应吉听完汇报后,向设计方“发难”,整个国泰片区设计的这些地下停车位是否够用? 彭代表说,调研显示,目前解放碑国泰片区至少还需要3000个左右的停车位。 孙春明代表称,如果艺术中心加上广场是750个停车位,而洪崖洞现在也出现车位紧的情况,新增1500个后,是否能保证国泰艺术中心和广场的需求。孙春明认为,这样不但不能解决现在停车位少的问题,还会出现新的停车矛盾。 如果地面的设施和景观做得很漂亮,但是交通不通畅,市民进不来就是一个问题。肖陵代表建议,设计需要有前瞻性。 负责工程施工的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表示,将和总设计师沟通,看是否需要变更设计。 质疑B 主体红色扎眼 国泰艺术中心方案征集历时8个月,通过国际招标征集,经专家评审推荐,最终确定,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崔凯担纲设计。 据国泰片区的其中一位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部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景泉介绍,在设计方案中,国泰艺术中心的外观采用中国石代建筑工法的“题凑”造型,十分新颖,具有较强的震撼力,让主体建筑与国泰广场浑然一体。 国泰艺术中心的主建筑位于原市公安局地块,整个建筑如船头形状,采用中国传统的大红色和棕黑色。景泉介绍,红既代表富贵,又如同重庆的红油火锅,表现重庆人的直率热情好客。而棕黑则如同长江边纤夫石的颜色,代表巴渝渊源的历史和西部发展的中流砥柱。 “如果不解释这个主建筑的含义,很多市民都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他的外形和色彩是否适合解放碑的环境。”参会的部分人大代表看了效果图后,对主建筑的造型一脸茫然。 梁盛红代表说,有一些城市在一些标志性建筑上大胆的采用红色后,就出现了“红色流”,仿红色的建筑太多了,梁盛红代表说:“这个颜色很打眼,从江对面看过来是否好看?虽然其它城市用红色合适,但是否适合重庆呢?对于打造精品项目上,这会不会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呢?” 红色给人是兴奋,重庆夏天的天气就热,如果采用大红色,市民的视觉感官能否受得了。曾照芳代表说。 质疑C 材料是否环保 国泰艺术中心和国泰广场,在施工工艺上有两个亮点,建筑的结构和漆。国泰艺术中心采用了钢结构,设计师介绍,大面积采用钢结构,其中有20%是为了结构,有60%是通风,而20%是为了装饰效果,按“鸟巢”一样的施工方法施工,要求误差小。在漆方面,采用了美国军舰用漆。 既然是精品和百年不朽,那么这个工程在生态节能方面是否做到环保?马佳代表认为,设计师说到的“题凑”的外形,而且大面积采用钢结构,由于重庆的酸雨较多,设计方案是否考虑到了材料的腐蚀。 马佳说,节能减排是全球的热点,该项目的材料和功能不能做到节能环保,不是靠吹的,而要用数据说话。“如果等到今后日晒雨淋出现问题,难道又把把它拆除?” “都市森林” 国泰艺术中心是我市十大文化公益设施之一。由国泰大戏院和重庆美术馆两馆合一,总建筑面积30850平方米,设计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重庆市政府对项目的定位是:打造百年不朽的精品建筑。 建设后的国泰片区将由国泰广场和国泰艺术中心两部分组成。国泰广场将栽种上千株黄葛树,形成2.5万平方米的“都市森林”。 按照进度安排,2008年完成主体施工,2009年10月底前完成室内外装饰,2009年底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