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违法建筑风险大且不受法律保护
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涤就处理违法建筑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海婷)前不久,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之后,在深圳乃至全国反响热烈,有媒体认为,《决定》中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这个概念笼统而言就是“小产权房”。这也导致部分读者产生误解:其一,“深圳的‘小产权房’将全部‘转正’”,都将取得房产证;其二,取得“房产证”后,这些房子将来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其三,鉴于深圳现有的这些所谓的“小产权房”数量庞大,“转正”之后,势必会增加商品房供给,从而“冲击”房地产市场。 7月14日,参与《决定》制定工作的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决定》内容做出了权威、深刻的解读,也对上述的种种误读逐一做出了纠偏性的回应。 陈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深圳的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是笼统意义上的“小产权房”,只会有很少的一部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可以取得《房产证》。因此,《决定》的执行不会对深圳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购买违法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市政府会严厉打击这种买卖行为。 购买“违法建筑”风险大且不受法律保护 问:现在市场上出现不少私下交易违法建筑的行为,您是怎么看待这类交易的? 答:有迹象显示,我市存在着“违法建筑”的私下交易活动。原因是有人误认为这些“违法建筑”都将合法化,因此目前以较低的价位购买违法建筑,将来有升值的可能。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购买“违法建筑”风险很大。 其一是安全风险。所有的违法建筑都没有正规的报建手续,这也就意味着在建造过程中正规的手续和程序都没有。比如说,有正规手续的工程施工中都要有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如果没有工程监理,如水泥、钢筋等建材及其他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风险还不仅仅限于质量安全,消防安全也是一样。另外还有地质安全,没有正规手续的违法建筑万一地基建在不安全的地质基础上,是很危险的。因此,抱侥幸心理冒这么大的风险是不值得的。 其二是有被政府拆除和没收的风险。如前所述,《决定》中明确规定了一些违法建筑必须要被拆除或没收。如果买主买下的恰恰是这些违法建筑怎么办? 其三是这种买卖交易行为存在法律风险。《合同法》明确规定,交易行为的标的物必须合法,否则交易行为没有法律保障,交易合同为无效合同。显然,“违法建筑”交易的标的物是不合法的,交易行为也就不受法律保护。打起官司来,将可能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后果。 购买违法建筑所谓的“律师见证书”不足为信 问:目前,深圳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貌似商品房的违法建筑,从外观上看,这些向社会“销售”的违法建筑与商品房没有差别,售楼处、楼书、代理商等一应俱全,看起来都很像那么回事。有媒体报道说,部分违法建筑还可以办银行按揭。更有甚者,为“打消”买者的疑虑,部分违法建筑在“销售”时还提供由律师出具的所谓“律师见证书”。请问,这种律师见证书究竟能起什么作用? 答:从法律上说,“律师见证书”仅起证明存在交易行为的作用,它对交易行为提供不了法律保障。“见证”和“鉴证”、“公证”完全是不同的概念。“见证”的意义只是“某人证明他看见发生了某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律师出具的所谓“律师见证书”同一个普通人出具的“证明”大致是一个概念。它只能说明的是“某人看见了某事的发生”,至于这个事情是否合法,不是“见证书”见证了就可以的。 因此,买房者千万要小心,不要以为拿到“律师见证书”就是吃了“定心丸”、“上了保险”。“律师见证书”不是保险书,更不是房产证。 实施《决定》不会冲击深圳房地产市场 问:既然如此,实施《决定》会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答:如前所述,在一定时期内,能被“确权”而且能取得房地产证可以进入市场流通的违法建筑只是深圳现有违法建筑中的很少一部分。因此,不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恰恰相反,《决定》的实施只会进一步规范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打个比方,在同一地段,如果一个正规的商品房卖一万五千元一平方米,临近的违法建筑却只卖五千元一平方,这当然有冲击。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实施《决定》,查处这些违法行为,有利于规范市场。目前,政府正在制定相关规定,大力打击违法建筑私下非法交易行为。 对于违法抢建行为,《决定》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决定》的第十八条就特别规定:“……对抢建的违法建筑及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拆除。” 《决定》实施后,各级政府对违法建筑特别是新增的违法建筑必定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