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本网设计师裴爱群概论室内设计使用手绘

2007-10-30 11:5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0| 评论: 0

摘要: 室内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无数的“设计大师”。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出版、网络、竞赛等相关活动的异常变化。 本人历经三十余年的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研究证明:目前普遍使用的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是一套 ...

室内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无数的“设计大师”。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出版、网络、竞赛等相关活动的异常变化。

本人历经三十余年的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研究证明:目前普遍使用的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是一套“以讹传讹”的理论,是真真正正的“伪科学”!其相关的教材、出版物、以及室内设计手绘大赛的获奖作品均错误百出、不堪一击!已经把室内设计手绘这门基础学科引入了歧途!

室内设计手绘,不该是“主观臆造”。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大多所见的所谓室内设计手绘,是彻头彻尾的“绘画”而不是真正的“室内设计手绘”,众多的以“室内设计手绘”作为设计、教学为生的设计师和专家、教授们对“室内设计手绘”的真正内涵竟一无所知,可谓是“欺世盗名”!

源于拉丁文的设计(DESIGN)一词,其内涵为设想、计划;

在法语里,设计(DESSIN)一词包含了图形、意匠、筹划的概念;

在意大利语里,设计(DESIGNO)则有创意与理念的内涵。

设计,作为目前世界上一个通用的行业名词,也具有其特有的定义——所谓设计,是一种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创意和统筹。
室内设计是对单个建筑的内部环境,按各种功能需要进行空间重分配、装修重设计、装潢更新换代、内涵物品重布置等。当代的室内设计包含了土建、装修、装潢、装饰、家具陈设以及现代的声、光、电、色、气、水设备等众多内容。国外把内容扩大后的室内设计称为“室内环境设计”。由此可见,“室内环境设计”在营造生活环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取得优美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从室内设计实际工作角度而言,广州美院么冰儒老师认为“设计就是在限定中求生存”。由于设计这项工作有太多的限定因素:空间的限定、时间的限定、周边环境的限定、造价的限定、甚至投资者的个人意见等等。所有的限定因素都一一解决了,它还要有唯美的形式,还要有众人的认可、接受和赞扬——笔者对此,深信不疑。

室内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把特定的空间赋予安全、舒适、美观、和谐的“想法”表述出来。这种设计师大脑中独有的“构想”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语言表达清楚的,因此,被赋予“视觉语言”的手绘表达方式便应运而生。

手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依赖手工完成的一切绘画作品的过程。

现代室内设计手绘,是一种特指,既是设计师用绘画手段所完成的平面、立面、剖面、大样图及其空间透视效果等与设计方案相关的一切图纸。

由于目前的平面、立面、剖面、大样图等被归类在施工图中,并通过电脑软件(Auto CAD)来完成。故在目前的室内设计领域里,习惯上所言的“手绘”竟成为了“手工绘制空间透视图”的“简称”或特指。

一、“手绘”的分类界定是学习、工作和历史发展的需要

表达一个空间的设计效果现在可以用手工绘画或电脑3D软件来进行了。而手工绘画(也就是人们习惯称之的“手绘”)依然是设计师最传统、最迅速快捷、最方便实用的一种“视觉语言”。也正因如此,室内设计师的手绘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室内设计工作的进展和成果,这一点应当是室内设计师的共识。“室内设计手绘”已经成为了设计类基础教学里的独立学科。
电脑科技的诞生和普遍应用,为各个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设计师带来了一个更大的视觉平台。上世纪末,电脑全面介入到室内设计领域并得到最广泛的应用,无疑是对设计行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除了表达“工具”的更新进步之外,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并大大降低了“设计师的门槛”。传统意义上的耗费时间并无法修改的“全面、细致、完整、准确”的手工绘画被“精炼、简洁、快速、生动”的表现形式所替代。由此,大量的适应广大设计师们需求的“快速表现”类的书籍便应运而生。这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这一点是勿庸质疑的。

就目前实际工作而言,室内设计师在完成各种室内设计任务时用手工绘画形式所绘制的透视图(或称为方案图、效果图、概念图)应该叫做“现代室内设计实用手绘”更为确切。

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室内设计手绘应该划分为“传统设计手绘”和“现代实用手绘”两大范畴,就象把中国的国画分作“工笔”和“写意”一样。这是本人在教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划分的目的是方便学习、方便理解、方便应用。理由有三:
一是“快速表现”的说法过于肤浅。所谓“快速”无论怎样理解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慢”而产生的“快”,这好比是火车的提速一样,车还是原来的车,路还是原来的路,只是速度快了而已。而“手绘”的变化绝不是简单的速度上的提高,在绘制的时间上、绘制的精确度上、绘制的风格上、线条的表现上、色彩的运用上以至整体表达效果上都与传统意义上的手绘有着质的区别。把室内设计手绘划分为“传统设计手绘”和“现代实用手绘”两大范畴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本人提出的“现代实用手绘”的观点不是简单的名称问题,而是确立和标志着“室内设计手绘”的一个旧的“历史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我想,这样的划分要比简单的称为“快速表现”更具准确性和历史性; 二是方便学习和应用。“传统设计手绘”和“现代实用手绘”并不是孤立分开的,“传统设计手绘”是“现代实用手绘”的基础,“现代实用手绘”是“传统设计手绘”的现代表现形式。只有熟练掌握了传统手绘的透视和绘制方法,才能快捷准确地用现代的笔法、线条、色彩来表现空间设计的概念;三是把“手绘”进行分类界定,是完善我国设计教学基础理论的客观要求。设计基础理论的混乱,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误导充斥在各相关的出版物以及高校和专业培训的基础教材中,这是我国目前设计手绘基础教学最大的毒瘤。

因此说,“手绘”的分类界定是设计行业学习、工作和历史发展的需要。

二、了解和运用“误区”学说,是学习室内设计手绘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误区”,就是人们习惯性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是错误的一种判断。

室内设计手绘的画法几乎被公认为是根据《画法几何学》《光影透视学》而形成的作图方式。这种理论,无论如何也不是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这种不完全正确的理论正误导着广大的设计师和设计手绘的学习者。无论以什么样的理论来铺垫和引导,首先要让大家清醒的懂得:尽管我们反复强调“手绘”的空间真实性,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室内设计手绘”的任何作图方法都不是客观真实的反映,而完全是一种人为的操作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自己眼睛会带给我们认知的“谎言”,客观的真实性正被我们自己的眼睛所蒙蔽和误导。面对一幅图画,面对一张照片,我们都会欣然接受,因为我们有生以来就都习惯着这种“错误”的存在。如果你还不相信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多几个“假如”,在“假如”中来共同证实我的论断——

假如你是一个崇尚自然的人,假如你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因为你与其他“宠物爱好者”不同,别人只“宠”一只狗、或一只猫、或几条鱼,而你却将世界上的一切动物都归入自己的“宠物”队伍里,包括别人喜欢的,也包括别人讨厌的,如蜻蜓、苍蝇、过街的老鼠……,哈哈,带着它们一起去旅游吧!面对一个你向往很久的自然景观,拍摄几张照片吧!呵呵!假如我们吃过唐僧的肉,假如我们长命百岁的话,过几十年、几百年后,当我们看到当年拍摄的照片,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山一水都会历历在目,勾起你无限的遐想。然而,让我们把时间拉近一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我们把拍摄完的照片立刻给那些“宠物”们看的时候,它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眼前的景观与你手中的照片联系到一起的,因为那“照片”不是它们感知的客观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大概是动物王国中变化最多样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一类是复眼,另一类是相机眼。比如,蜻蜓为单复眼,其晶体达1万个。有些复眼能同时处理图像,每个晶体传送自己的信号给昆虫或节肢动物的大脑。这使它们快速发现目标和图像识别,这就是为何苍蝇很难打着。人是标准的相机眼(照相机是人类发明的——却反过来为人的眼睛来定位?)。

因为我们各自的生理结构不一样,具体地说是眼睛的构造差异不同,产生的“图象”也不一样!因为我们人类只能感知到60度视角的单画面图象,与那些可以享受360度广阔空间的多画面的动物们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的!正因为我们不是“超人”,我们就只能承认“自愧不如”,只能在60度的单画面里感知客观世界!如果我们象“超人”一样抛开这个前提任意地用“手绘”表现空间,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视觉合理性!因此,明确和了解“误区”学说,才是我们学习和应用室内设计手绘的前提和基础。

三、反映空间的真实性,是室内设计师手绘的生命

反映空间的真实性,是室内设计师手绘的生命。任意地夸大空间概念,单纯强调画面视觉效果的主张,无疑是带有“欺骗性”的。设计师永远不该是魔术师!因此说反映空间的真实性,是室内设计师手绘的生命,也是室内设计师职业操守的要求。

(一)“室内设计手绘”与“美术”具有质的区别

美术作品,可以信马由缰的表现视觉存在的或虚无缥缈的任何形态,如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松鹤图》是众多美术家表现过的题材,然而“松”与“鹤”完全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什么样的“鹤”会生存和栖息在“松”上呢?美术作品,是以满足视觉要求为基础的,处处体现的是线条、色彩、视觉的冲击力等带给人们的“美感”!而室内设计手绘的前提和基础是空间视觉的真实。抛开“空间”这个基础,即使线条再优美、色彩再艳丽、画面再完美,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可否认,我们有很多的室内设计师在多年前是以“美术家”的“身份”(或具有良好的美术基础)而面对世人的,在绘画上表现出非凡的功力。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常常把自己的身份搞混,把自己的“作品”搞混。同时,由于这种不讲究空间概念、不讲求透视关系,多灭点(消失点)作图,用“室内写生”代替“室内设计手绘”等在理念上就存在的谬误便体现在了众多的“设计手绘”书籍甚至于全国的“室内设计手绘大赛”的“获奖作品”之中,这既是“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匮乏的表现,也是对 “室内设计手绘”学习与应用的严重误导。任意夸大视觉空间,随心所欲的混乱的透视关系,以及错误理念的代代传承,已经严重的阻碍着“室内设计手绘”基础教学的健康发展,“急功近利”、“表面浮华”、“内心浮燥”的种种迹象皆表现于错误百出的设计“手绘”之中,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错误的理念竟然堂而皇之地在各高等院校的课堂专业教学中被“发扬光大”“贻误后人”,并充盈着“室内设计手绘”的大小书市之中,成为“盗版者”追逐的目标!

如果一个“音乐教授或歌手”连乐谱都不懂,岂不是学术界的悲哀?事业的悲哀?

学术传承,当以尊重科学为前提!

室内设计,当以空间限制为基础!

(二)“室内设计手绘”与“摄影”具有质的区别

照片,是摄影吗?不是!

摄影作品是艺术。

一只眼睛、一张嘴、一只手——都可以成为摄影作品的表现内容!

照片,不一定就是艺术。现在的两岁孩子用手机都能完成。可以不看任何书籍,甚至连手机的说明书都不需要看,只要你有力气拿起照相机或手机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哪怕是只拍到一个脚趾,也能算是照片。这个道理,看起来好象是玩笑或说是“谬论”。而这种“谬论”竟被披上《光影透视学》的外衣在目前众多室内设计手绘图纸中被广泛应用。

一个“口红”的商品广告,大多会选用一张“无比诱惑”的“嘴”,没有人会计较那模特的鼻子和眼睛是如何的。而我们要千万牢记:所谓设计,是一种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创意和统筹。

室内设计手绘中的每一个“特写”,应该是体现在“大空间”内的“特写”。一张椅子、一个电视背景的造型或色彩,应反映在大空间状态之下的与环境的匹配。正因为很多人混淆着“美术”与“设计手绘”的关系,单纯的追求“特写”概念的室内设计效果在历届室内设计手绘“大赛”中比比皆是!这既包含作者,也包括众多的评委们!
所谓“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计划”。所谓“室内设计手绘”,也只是用图形展现出来的“计划”。计划,永远不等于“结果”。计划,需要完整和全面!

照相的视点,在空间之内,加之有限的视角,也就无法解读“空间”的全部内涵。

室内设计手绘的视点,应该在空间之外,在合理的视距内去解读整个空间。

用“照相”的视点来完成室内设计手绘,便如同是“盲人摸象”。用“照相”的视点来完成室内设计手绘,便会形成空间透视的极大错误。

四、坚持“室内设计手绘”学科的独立性,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门学科,室内设计手绘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相对而言,室内设计手绘在理论基础上并不复杂,只要充分了解并熟悉掌握了“透视关系”和“比例关系”,也就抓住了室内设计的真正实质。

室内设计手绘的“透视关系”和“比例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画法几何学》和《光影透视学》所能概括的,这些基础教学和理论研究,在目前的室内设计界还尚属空白阶段,因此,坚持“室内设计手绘”学科的独立性,是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将室内设计手绘正确运用于在实际工作中的必然结果。

五、室内设计手绘经常出现的错误

(1)调整空间比例,夸大空间视觉

反映空间的真实性,是室内设计手绘的基础。如果把“瘦猴”画成“胖熊”,把“武大郎”画成“武松”,用夸大空间比例的方法地去表现室内设计方案,只能说是塑造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魔幻空间”。这是诸多设计师在有意或无意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甚至有些设计师讲师在课堂教学上把这种“幻术”当作与甲方签约的“良药”而大肆宣扬,这种“错误”的理论,无论是从设计师的职业操守方面还是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来讲都是极不可取的!

(2)增加消失点 改变空间视觉

凭借设计师的主观臆想来塑造空间,依靠随意增加消失点(灭点)的办法去营造环境,在视觉上改变空间的真实性,是诸多设计师故意的、习惯的、重复的“造假”行为,也是真正的设计师应该摒弃的。

(3)臆造透视关系 视觉关系混乱

很多的设计师养成了主观臆造的陋习,或者说原本就接受的是错误理论,缺乏研究最基本的透视关系,因此创造出许多看似漂亮实则错误的所谓“设计手绘”。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误,会严重的误导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的。

(4)宣扬错误理论 误导求知者

在一些权威高校的教材等相关的书籍和室内设计手绘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或听到这样的“奇谈怪论”论——为了把握透视关系,先在电脑上借助CAD或3D等软件建模,按着电脑显示器画面画出效果图。换句话说就是“照猫画虎”。
在此奉劝那些从事室内设计手绘教学或“著书立说”“滥竽充数”的先生们——“莫以无知当有知”,既砸了你“权威”的招牌,也害了众多的求知者!室内设计手绘是没有这样捷径可走的,即使按照电脑画出来,其透视关系也未必就是室内设计手绘透视关系的正确体现。

(5)以室内写生替代室内设计手绘

须知室内写生与室内设计手绘是两个不同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截然不同,透视关系也不同。室内设计中的每一个“局部”都必须是体现在大的透视关系状态下的“局部”。以室内写生替代室内设计手绘,这即是理念的错误,也是对室内设计手绘的极大误解。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室内设计行业比起其他传统行业来说,既起步很晚,又缺少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诸多的理论和观点都是照搬于美术和摄影等其他学科的。其错误的观点与理论在专业的课堂教学竟堂而皇之的“以讹传讹”世代相传。翻开已经出版并使用多年的各高校的教材和市场上所见到的各类手绘书籍,以及各类设计手绘大赛的获奖之作,面对具有种种错误理念的带有浓厚绘画观念的所谓设计手绘,顿感一种莫名的困惑与惆怅!手绘设计师如果不懂透视关系,就犹如“歌星”不懂乐谱一样,尽管是“众星捧月”,其个中苦乐得失大概只能是自己知道的了!对于广大的求知者来说,能买到一本有用的好书当是一件快乐之事。然而,大多求知者在这类书中接受的却总是一种错误理论和讯息的误导,这对室内设计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引入了歧途。
面对那些求知的眼睛,作为理性的室内设计师,以及室内设计师培训讲师,针对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的十大误区,笔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向全球的同行们得以澄清,便有了《与历史和传统的对话》的网络论文和《向历史和传统的呐喊》的论文发表,也有了定名为《室内设计实用手绘入门》一书的出版。将本人近三十年的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奉献给大家,以期望室内设计手绘基础教学能健康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附:

裴爱群解析室内设计手绘基础理论的十大误区

一、室内设计手绘的理论完全依赖《光影透视学》、《画法几何学》。

这种说法是最影响和误导室内设计手绘理论的,也是室内设计手绘理论最大的误区!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和自由落体理论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和机械学中,如果在几十层楼的电梯也运用起来,岂不是更科学、更环保、更节约能源?当一种学科借鉴和运用于另一学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相关的制约因素!借鉴理论,不是照搬理论!

二、有很好的美术功底,就能学好室内设计手绘。

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是纯艺术学,一个是综合科学;一个是讲艺术性,一个是讲实用性。风马牛,不相及。一个优秀的饲养员,不一定就是一个合格的厨师。

三、运用摄影的视角,就可以找到室内设计手绘的透视关系。

科技发达了,三岁的孩子都会照相了,可他(她)没办法说清——为什么?室内设计手绘要知道——为什么!

四、按照电脑效果图寻求室内设计手绘的透视关系。

既是无稽之谈!更是无耻之谈!你能在现代的家具中找到汉唐明清的设计工艺吗?“照猫画虎”岂能成为“真理”!

五、室内设计手绘,要追求画面线条与色彩的视觉效果。要经过长期的临摹达到熟能生巧!

一个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一定要符合编剧和导演的意图!画家吃饭的本事是手和眼的搭配结合,设计师吃饭的本事是“脑袋”的观念和思维能力!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一张漂亮的脸蛋同样可以长在“傻瓜”的躯体上!

六、增加消失点,扩大视觉空间。

告诉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只有一句话——不要做设计师了,去做魔术师!

七、室内设计手绘,凭“感觉”。

如果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都市的时候,惟有的感觉只是“晕头转向”!

八、室内设计手绘等同室内写生。

可以不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不可以不知道——什么叫计划?什么叫结果?

九、室内设计手绘可以随意表现。

如果你就是“拿着石头当鸡蛋”的话,谁拿你也没办法!

十、室内设计师工作中所运用的是“室内设计手绘快速表现”。

所谓“室内设计手绘快速表现”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的称谓。尽管象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代号,但名字要有最基本的文化和内涵!须知快是相对慢而言的,火车提速节约的时间,不是把两个城市拉近的结果。“全面、细致、完整、准确”的传统室内设计手绘被实际工作中“精炼、简捷、快速、生动”的理念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是质的飞跃,不是简单的“快速表现”所能涵盖的,准确的称谓应该是“室内设计实用手绘”,这即标志着与传统室内设计手绘的不同,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如同把中国的国画分做工笔和写意一样,方便学习、方便研究、方便理解、方便应用,何乐而不为?

作者:裴爱群

家园地址: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30123.ht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