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72家房客”难住古建筑保护

2007-6-5 15:2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4| 评论: 0

摘要: 电影《72家房客》中,很多人家住在一个老宅子里,每一家都小得像鸽子笼,要公用自来水和厕所,生活很不方便。在常州,仍有约500户居民在各类古建筑里过着“72家房客”式的生活,他们守着老宅子不愿搬出,给古建筑保 ...
电影《72家房客》中,很多人家住在一个老宅子里,每一家都小得像鸽子笼,要公用自来水和厕所,生活很不方便。在常州,仍有约500户居民在各类古建筑里过着“72家房客”式的生活,他们守着老宅子不愿搬出,给古建筑保护出了一道难题。

在管干贞故居,恰好住着72户人家,记者走进院落,见到老宅子内显得阴暗潮湿,有几处房檐都出现了塌陷,私搭乱建随处可见,过道显得狭窄。显然,住在这里拥挤而不便,但是居民们却没人肯搬走,墙上还贴着2张2005年的拆迁公告,但是居民们却不买账。一位大爷对记者说,一来是住在这里几十年,有感情,二来这里是常州的黄金地段,自己住的又是古建筑,这块宝地很值钱,如果补偿不到位,谁也不愿意走。

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唯强说,这么多人家住在古建筑里,对古建筑保护显然不利,砌上墙、刷上油漆倒还是小事,居民往往为改善生活条件铺上地砖、换上铝合金门窗、修建卫生间,都会对古建筑的结构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另外古建筑也需要不定期进行专业的修缮,居民既不肯花钱修,也找不到有资质的施工队。因此居民迁出,交由文化部门进行修缮和保护是理想的做法。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住户手里有房产证,拥有房产的所有权,搬或不搬住户们有权选择。曾有人建议参照城市拆迁的相关规定要求住户搬出,但这和一般拆迁有根本不同,文化部门不是要拆除古建筑而是进行保护和修缮,而《文物保护法》里也没有对此作出规定,因此文物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管干贞故居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它所在的前后北岸是常州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片区,还有吕公府、东坡书院、明代楠木厅和赵翼故居等古建筑,总共有400多户人家,现在还有381户没搬,这使前后北岸的保护修缮工作很难推进。除了前后北岸,传胪第、史良故居和意园等也都面临同样的情况,传胪第有6户人家共占地1500m2,居民们要出了每平方米2万元的天价,让文物部门哭笑不得;史良故居内只有一户人家不肯搬,施工队伍因此迟迟不能开工。

3年来,常州共投入了2亿元对住在古建筑内的居民进行动迁,投入不可谓不大,但是动迁工作仍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据了解,“72家房客”难住古建筑保护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在北京,一些单位占据文物保护单位不肯迁出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住在古建筑内的居民如何动迁,补偿标准如何确定,都是法律空白。必须尊重居民们的合法权利,这是动迁的前提,但是在达不成共识的情况下,如何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王宏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