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还是借鉴?GBD设计金奖需验成色
众多专家评委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其实是抄袭?15万奖金与金奖头衔虚位以待?GBD北花园艺术特区建筑设计邀请赛在公布获奖名单后,在网上引起了很大争议。 据记者了解,GBD建筑设计赛是面向全球的一次比赛,邀请全世界建筑师设计一座 图中说到的设计师五十岚淳(Jun Igarashi)是日本新一代建筑师,多次在日本获奖,2006年获得American Wood Design Awards/ Best of Residential,设计着重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存在感。而金奖作品据GBD官方公布,设计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Zijian Li(原清华大学学生)。 事情出现后,评委、参赛者及业界人士都在网上发表了看法。作为评委之一、GBD发起人蔡明也在自己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ming )上撰写文章《15万奖金砸出一件“抄袭”作品?》,表示了对抄袭的否定意见,但最终结果需GBD评委会投票决定。 近年来在设计、建筑比赛中,“抄袭”、“借鉴”现象屡次出现。这两者的差距在一念之间,却让很多建筑师身陷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抄袭之风日盛的同时,业界一些人士有了这样一种态度:“绝对原创的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他们认为正常的“借鉴”是不可避免而且必须的。诚然,艺术的出发点、表现形式可能出现类似,但并不能因此给设计者提供“借鉴”的借口。如果舆论纵容,那么只会使得更多“擦边球”理直气壮起来,甚至得蜀望陇,对业界造成巨大伤害。当然,专业人士建立一套判别抄袭的概念标准也是当务之急,可以对相关法律予以补充,对知识产权给予尊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