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规划 查看内容

政协委员陈开枝:城市规划先考虑廉租房选址

2007-3-20 11:5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73| 评论: 0

简介:城市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怀和维护,受到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认为,从目前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建 ...
城市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怀和维护,受到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认为,从目前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建设实施情况看,在规划建设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是选址太远,大部分规划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城市边缘地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实施缺乏,困难群众面临上学上班不方便、就医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一方面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却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成本,难以达到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的目的。

  为此,陈开枝委员建议,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规划建设,应优先选址老城区。各地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大多集中在老城区,如果将这些低收入家庭迁出老城区,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发达国家情况看,一般是有房有车的中高收入者住在郊外或城市边缘地带,享受空气清新、低密度、安静的居住环境,有能力承担昂贵的生活成本;而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都住在老城区,享受配套较好的生活和基础设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开支,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全民共享。

  在新城市中心地带预留一定的面积建设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以经济发达的广州市为例,该市老城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80元,如果廉租房选址在当地公布的金沙洲等偏远区位,低收入群众的上班、上学、购物、看病等生活成本将大大提高,仅仅每天出行一项就要花费6~8元的车费。因此,陈开枝委员建议,全国各地的住房规划,应充分考虑低收入居民家庭对交通、公共服务等设施条件的需求,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用地的区位,适当扩大建设规模,为低收入群众提供充足的房源,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