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亚运村设计竞赛开锣 交通:巴士电瓶车单车

2007-1-17 11:4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6| 评论: 0

摘要: 运动员村规模1.3~1.4万人,体育馆规模6000名观众 运动员村的建筑面积约为39.5万平方米,拟按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考虑 将依靠专用巴士、电瓶车及自行车作为村内人员的交通工具 部分设施因亚运会需要、但赛后不 ...
运动员村规模1.3~1.4万人,体育馆规模6000名观众

运动员村的建筑面积约为39.5万平方米,拟按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考虑

将依靠专用巴士、电瓶车及自行车作为村内人员的交通工具

部分设施因亚运会需要、但赛后不适宜改造利用的,可考虑搭设临建、赛后拆除

广州市规划局昨日宣布,广州亚运村设计竞赛正式开锣,6家设计单位将在今年3月捧出亚运村的“蓝图”。住宅首层架空的新理念,人均建筑面积高达28平方米的运动员村,高新科技和环保材料……技术文件发布的一系列信息显示,一座城市建筑精品将在2010年迎接1.4万名运动员及官员。

规划中的亚运村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地铁四号线)以东,莲花山水道以西,清河路以南,南临规划路,面积约2.73平方公里。亚运村主要建设运动员村、亚运会新闻中心、体育馆、亚运公园和其他配套设施。其中,运动员村规模1.3~1.4万人,体育馆规模6000名观众。有关部门表示,亚运村将广泛应用高新科技,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建造城市建筑精品,住宅宜首层架空,商业服务设施相对独立设置。

据悉,运动员村拟按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考虑,预计广州运动员村的建筑面积约为39.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包括车站、停车位、各代表行李的装运和卸载处、亚运村安全控制中心、亚运村的认证中心、白天通行证中心、公共餐厅、快餐配餐中心、酒吧、点心亭、国内国际电话亭和汽车租赁服务中心等,所有进出亚运村的人都需要办理进出手续。由于这一区域是运动会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规划建议这里应配备有足够多的X光检测仪和金属探测通过门。而运动员服务中心包括:配备男女蒸气浴的健身中心、超市、照相馆、邮局、拥有外汇兑换业务的银行服务、电影室、图书室、娱乐设施(卡拉OK室、桌球、乒乓球、棋类、电脑游戏等)、旅行社、机票代理售票点、国内国际电话亭、传真、赛事实况触摸显示屏等。

据了解,入住北京奥运村的运动员及官员人数约为1.6万名,村内将配备1.1万名工作人员。预计广州亚运会需配置的工作人员也将超过1万人。据测算,广州亚运会新闻记者人数将在1万人以上,但由于与会记者可自行选择在媒体村住宿或在酒店住宿,目前无法确定将入住媒体村的记者人数。参照大型运动会媒体村的建设情况,规划建议广州亚运会媒体村设置6000个房间,每个房间配备IDD电话、宽带网络接口、电视。卫生间、空调设备等。村内设置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媒体分中心,为记者提供查询资料等服务。为确保运动员与记者之间在管理上相对独立,不影响赛事的进行。建议在规划上考虑运动员村与媒体村独立布局,各自封闭式管理。

据悉,国际广播中心和主新闻中心的
选址及建设规模问题正在研究过程中。亚运村是主要备选地之一,并拟利用村内规划建设的大酒店,赛时作为亚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和主新闻中心,赛后还原。

为充分展示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光辉历程,有关部门建议将建设于广州新城的体育馆命名为“广州亚运体育馆”,并在该体育馆内或体育馆旁边建设面积为3500-5000平方米的“广州亚运会博物馆”或“亚运会历史展览馆”。据悉,广州亚运体育馆将建成一座综合体育馆,并达到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国际比赛的标准。

交通方面,亚运村内将依靠专用巴士、电瓶车及自行车作为村内人员的交通工具。专用巴士与周围交通站点连接,用于环绕整个亚运村,并可到达运动员村的各区入口、媒体村和广州亚运体育馆等场所。电瓶车及自行车作为运动员村、媒体村内的交通工具。

根据初步测算,亚运村中的运动员村设置约4000个停车位,媒体村设置约1200个停车位。广州亚运体育馆(含展览馆)设置约1500个停车位。其他约有200个停车位。

据悉,设计单位将研究确定地区快速公交的型式(如BRT等)、走廊位置和控制范围,确保亚运村和广州火车新客站等重点发展区的便捷联系。竞赛委员会要求在新城中心区、亚运村等重点地区构建“人车分离、连续便捷、美观舒适”的步行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城市道路行人设施网络。

根据市政府要求,亚运村内的运动员公寓和媒体村赛后将作为市民居住区。因此,在亚运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公用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如公共区和国际区中的餐厅、宗教场所等功能设施,可通过适当改造作为小区配套设施;部分设施因亚运会举办需要,但赛后不适宜改造利用的,可考虑搭设临建、赛后拆除。

亚运村是广州新城建设启动区,作为广州“南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广州新城总人口规划将达到100万。未来的广州新城将强调公交发达、出行方便的“公交社区”交通理念,发展成新型城市功能区。沿轨道交通线路布局发展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通过构造适于公交优先的道路系统,形成围绕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城市”或“公共交通社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