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致品质建筑之青春
“建筑无言,品质自现!” 在一线城市,我们常见一些开发商推高端产品时,大多会宣传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如何、如何过硬。衡量建筑品质之高低,除了住建部的那一套考核标准外,最好的尺度是由市场证言,并用时间去考验。通过近30年的房地产开发与运营,当今市面上确实有一些品质楼盘,也有不少自诩的绿色建筑、百年建筑。笔者以为,真正的品质建筑,就像钻石一样拥有恒久弥坚的高贵品质以及艺术典藏的价值光环。
建筑要做到永葆青春也不大现实
其实,好房子,仅从狭义角度来看,不过是容纳一个家庭成员生息的容器,而品质建筑则可在某个周期内能代言一座城市的品位和高度,并留下这座城市“建筑史诗般”的历史脉记。
房子的品质感何以保证?这个不难,在经济实力允许的前提下,用心的业主完全可以委托一家好一点的装修公司搞定。比如在原有户型结构和功能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师的专业设计、合理布局,装修出各类风格的家居靓房,也就是说,对于房子的品质感,业主花钱在“二次装修”环节就能达成。
但是,若是想让一个楼盘里的建筑,在10年、20年后仍能有光鲜抑或是让同侪惊艳的一面,那在二、三线城市某些区域勉为其难。当然在开发前期,建筑品质的含金量,需要开发商参照市场平均水准来给自己一个定位,一旦开发完毕交付业主使用,建筑的品质则应该由全体业主和专业物业管理共同努力,热心建设,悉心呵护。这一点在房地产开发成熟与理念先进的一线城市做得比较到位,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内地的一些三、四线城市,仅就物业管理运营方面就相对生涩,有些楼盘的物业管理公司并未形成现代化服务企业管理机制,甚至形同虚设,比如一些楼盘聘请几个保安维护下日常秩序了事,更谈不上社区文化建设了。话又说回来,这还是与各地区域经济不平衡有关;也与购房者消费实力与理念不够成熟有关,有些刚进城的购房消费者,很难理解买了房还要收物业管理费。而一些楼盘的物业管理公司大部分是请沿海城市优秀物管公司作顾问,又没有进行严格培训与考核就上岗作业。在服务期间,这类游击队式的物业管理公司由于提供的服务质价不符,很容易与业主产生民事纠纷,隔阂、积怨、矛盾重重。比如3-5年后某个楼盘的建筑外立面已残破不堪,这就需要动用维修基金使用计划来加以整改与维护,由于监管方不力或物管公司主观上加以抑制,不是很配合业主代表递交的申请,造成维修拖延,以致于一些楼盘衰相尽显、贬值多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朋友看到内地一些中小城市楼盘在10年左右外墙就显得斑驳淋漓的本质原因。
相比较而言,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那些入伙10年及以上年限的楼盘,其建筑维护上花的心思和功夫相对较足,因此我们看到同样楼龄的楼盘,一线城市几乎没咋大变,甚至完好无缺,加上已根深叶茂的园林植被,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更显生机活力。这当然和人的素质、物业知识普及度有关,更与一线城市物业管理体制、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十分重要的关联。不少买房的人士皆认为,房子或者建筑要实现保值、增值,品牌物业管理企业对楼盘后期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我们排除地价等因素影响,一线城市楼盘在建筑质量上比二、三线城市同类型楼盘的质量好出一大截,主要原因还是体现在施工质量和后期保养维修方面。这也让二、三线的房产投资客对一线城市早期的投资客仅剩“羡慕嫉妒恨”!
正如人类寿命是有限的那样,岁月风刀不饶人!建筑要做到永葆青春也不大现实!但是,品牌房企通过系统地科学管理、开发建设与授权物管养护,至少在产权期40-70年内,能够让居者安然无恙、安居乐业、安度晚年。据查,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然而,当今供应市场上,我国大部分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较大距离。与欧洲民用建筑平均寿命在80年以上、美国建筑平均使用年限也有44年相比,我国民用建筑的平均寿命却不过30-40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低碳、节能环保等创新新技术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应用到一些高端楼盘开发中,必将提高城市整体开发水准并缔造社会价值最大化。诸如地标建筑长沙“天空之城”,生态建筑上海“中鹰黑森林”,绿色建筑深圳一品澜山等相继涌现。房地产开发实践证明,品牌、责任房企完全可以通过科技革新打造出更为经典、传承百年的美学建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