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城市化,该怎样让城市更“聪明”
减少收入差距,实际上就是减少财富差距,城市化过程本身就起到了这样的重要作用。
精明增长一定要做好城市规划,而且制定后不能随意改动,不能因领导的变动而改变。
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升值必然带来一部分资本的积累,这部分资本的积累要用于城市的建设。
坛主小传
成思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八届民建中央主席,现任国际金融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政法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名誉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他首次将风险投资概念引入中国,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我今天讲城市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我讲的智慧城市是广义的智慧城市。现在一般理解的智慧城市是用“电脑+互联网”这种信息技术来建设城市、改善城市的管理。我的理解是“人脑+电脑”才叫智慧,所以我提出广义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用人的智慧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管理的城市。
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已经开了三次了,第一次,我提出了广义智慧城市建设,共讲了四句话。广义的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后盾。第二次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上,针对全国许多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很高,我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一定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要一窝蜂,一定要实事求是。今年第三次智慧城市论坛上,我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任务,不一定全面,只是八个我们应该重点做的事情。今天把这些综合起来,给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二点要说明的是,用“城市化”这个词,不用“城镇化”这个词,因为我们今天讲的是智慧城市,不是智慧城镇。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国际上的普遍提法,中国提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
城市化,当以人为基础
城市化过程实际是与工业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城市化首先就要以人为基础。判断城市化的程度是以城市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来判别的。按照一般理解,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城市”这个词,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城”就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市”就是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地方,最早是从事市场交易的地方,然后工业、服务业就慢慢发展起来了。所以,城市化的过程实际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首先,只有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整个社会生产力才会提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的。世界上十大农业国劳动生产率大概分为三档:第一档,是美国、日本、法国,他们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大概5万美元左右;第二档是俄罗斯、巴西、土耳其,他们人均创造的增加值是3000-5000美元,第三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纳米比亚,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在500美元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100、俄罗斯的1/10,如果不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在农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很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民到城市后,在工业、服务业创造的价值比在农村种地创造的价值高。
当前,一定要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否则社会公平和公正就难以保证。减少收入差距,实际上就是减少财富差距,城市化过程本身就起到了这样的重要作用。但城市化的道路怎么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国的城市化要解决的,就是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人口。要让进入城市的人口真正成为“城里人”,这一点我们还是有差距的。首先,从2012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的城市化率是51%,城市人口有7.3亿,但这7.3亿里,真正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为4.6亿,还有2.7亿没有城市户籍,在这2.7亿中,长期居住的有4000多万,还有2.3亿属于流动人口。再者,农民进入城市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即使进了城,因为没有城市户口,导致就业、住房、社保、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都没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另外,农民进城后,从种粮人变成吃粮人,从个体劳动者变成集体劳动者、创业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因此,还不能单纯按城市人口占比来衡量城市化率。
不管怎么说,人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建设智慧城市所服务的目标,因此,要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福利均等化,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后观念的转变等。
城市化,应以土地为载体
城市既然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土地就非常重要。从国家来看,城市人口密度是大大高于农村的,有的城市人口密度达到1万人/平方公里。我们得承认,城市化,城市就要相应扩张,就要占用土地,可城市土地的增长不应该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就是说人口密度不应该下降,人口密度下降会占用更多的土地。防止城市的盲目扩张不仅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在西方同样存在这样问题。所以十几年前,美国学者提出精明增长,防止城市无序扩张。
精明增长,第一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做好城市规划。大城市里,办公区、工业区、生活区的划分要比较明确,才有聚集效应;但小城市就不一定要这么分,它不需要这么集中;甚至有的是姐妹城市,就是两个城市离得很近,最后连成一体,美国这样的城市很多,如明尼艾波利斯和圣保罗,达拉斯和休斯敦;还有三个城市连起来的,如北卡罗来纳金三角,合并后的城市功能能够互补,我们国家的长株潭城市群正在建立。所以精明增长一定要做好城市规划,而且制定后不能随意改动,不能因领导的变动而改变。
第二是合理的空间利用。城市当然不能都建高楼,但如果都是平房,那空间利用就会出问题。我曾经到浙江参观过一个缝纫机厂,占地很大,而且都是平房,这个生产过程完全可以立体化。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是废弃土地的重复利用。原来的工厂搬迁后,废弃的土地要合理利用。这里特别要注意环境问题,武汉就出过一件事,市政府把原来农药厂的土地卖出后,在开发时发现地里有毒,工人中毒,开发商不愿意。政府只好贴钱将那块土地买回来解毒。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