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首要的是进行合理规划
张松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员总规划师 建筑创新与文脉传承本来应该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事情,而我们看到许多大手笔作品在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许多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会选在空旷的新区,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物,再加上地方领导在提设计要求时常常过于追求规模宏大、结构先进以及高度和体量的独一无二,过于看重技术先进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关注和在文化上的追求,于是导致现在的很多新建筑虽说在本城是唯一的,但放在北京或上海都能找到类似的,自然也就谈不上地方城市文化传承或创新了。 欧洲在战后发展很快,等到发现时自己的文化已被美国文化侵蚀得相当厉害了。从六七十年代起他们做得更多的就是保护老城区,复兴传统文化。好在老城区的整体环境依旧存在,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比较容易维持下来。但我们如今的老城区几乎已经遭到大规模破坏,在新城区更是完全看不到地域文化和本地风貌的影子,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就会失去方向,设计师只得想入非非,或凭空杜撰,或山寨移植。 有人认为欧洲的建筑是石结构的,而我们的建筑多是木结构,所以不适合保存太久,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在欧洲,当人们认为老房子残破了或功能跟不上了,他们就会去维护、改善和适当改建,将功能进行必要的转换。比如凡尔赛一处过去属于皇家的马圈建筑现在就改成了凡尔赛建筑学院的综合功能厅。我们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一样,只要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加固、改建,保留下来。 我不否定在保护中可以运用一些新材料或新技术,但是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我认为首要的还是应当合理规划。规划前要对老的城市形态和历史风貌研究透彻,改造和开发都应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下,而非全盘否定过去。彻底拆迁改造一座城市与战争对城市的毁坏没什么区别。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