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城市雨水管理新思想的实践之雨水入渗

2013-8-30 14:0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4| 评论: 0

简介:都市路面材料的透水化设计是降低雨水径流量的措施之一。具体做法是对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人工地面,尽量采用草皮砖、混凝土透水砖或多孔沥青或混凝土透水性铺面。 应用渗透性路面的理想场所是交通 ...

都市路面材料的透水化设计是降低雨水径流量的措施之一。具体做法是对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人工地面,尽量采用草皮砖、混凝土透水砖或多孔沥青或混凝土透水性铺面。

应用渗透性路面的理想场所是交通流量较少的路段或停车场。由于不额外占用土地,在建筑物密集的市区,渗透性路面可以在土地再开发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是在车流量大、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多孔性路面的表面孔隙容易堵塞,不宜使用。

适当降低广场、运动场、停车场等公共场地的标高,在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时,低标高公共场地可起到滞留、存储雨水的作用,减少洪水危害,缓解暴雨洪水对骨干排水系统的压力。“贮留渗透空地”是利用停车场、广场、操场的空间,适当降低其设计高程,建成较低洼的、有一定透水性的地面。在下大雨时可引入不透水表面的径流,暂时贮存雨水,待雨水以自然渗透方式渗入地下、或逐渐经管道系统排除便可恢复原有空间功能。这种滞留设施用以抵御设计重现期长大暴雨,在大暴雨期间公共场地偶然积水,不致造成大的损害。

应用敞开式的小区雨水排水系统有很大的优点,特别是在新的住宅区。住宅区使用植草渗透沟与植草洼地输送雨水径流,能够通过下渗、草皮的截流削减径流水量、净化水质。在过去10年中,世界上已经建成了数百个基于这些原理的暴雨雨水疏导处理设施,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这种排水系统适合适用于集中绿地面积较高,小区内排水间距不大,地下水埋深不是很浅的新建小区。

日本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并规定了各种入渗设施的设置密度,强化雨水下渗。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很多城市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渗池或渗井、草地、渗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瑞典Malmo市雨水管理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集中在城市地区的源头控制措施和小规模就地处理。其新思想在于,方案要求在一幢房屋、一个停车区、一条街道的层面上开展。将首先产生城市径流的不透水地面和雨水与污染物混合的街道、屋顶作为关注的重点。因此,在Malmo,除了采用传统的滞留区和下渗设施之外,在土壤渗透能力允许的区域取消屋顶水落管与下水道之间的连接。采用草地下铺沙砾层的植草洼地消纳径流。路面径流被引导到两条交通线之间的草地下的大规模的下渗设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