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四所三年夺标12座火车站
鄂尔多斯火车站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武汉民生大厦
贵阳北站
南宁东站
柳州站 昨日,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四所进入柳州火车站方案修改的“最后冲刺”,所长张昊透露“通过了初选。”同台打擂均是北京、上海等国内设计高手。 4年前的2006年,武汉院还是一个被“晾”在铁路市场之外的民用建筑院。 2005年,武汉院进军铁路设计市场。一个民用建筑设计院要“敲”开铁路火车站的门,首先得“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道“无解的考题”。惯例是:投标火车站你先得有做过火车站的业绩。武汉建筑院从1952年诞生就一直做民用建筑——没有业绩,等于没有投标“入场券”。 2005年,武汉院“申请了一年”,未能通过火车站设计的资格预审。2006年,武汉院找到铁路设计院结成联合体投标,还是没能拿到入场券。 2007年,青岛站招标,武汉院四所得到一个“替补机会”:替补一家临时退出的著名设计院投标,拿到了第二名。虽然离成功只一步之遥,但评标的全国设计大师非常震惊“一个初次参与投标的设计院,能够做出这么好的方案!” “印象分”成了武汉院的入场券,他们被“奖励”参与武广高速铁路沿线火车站投标,四所与兄弟所一起,一口气中标咸宁、赤壁、汩罗、株洲站,是武广沿线11个中间站房的三分之一。 到了2008年,四所竟然跌入“低谷”。一年投了10个标,颗粒无收。因为“大站与小站的规则不同。”大站得经过专家评、铁道部评、当地城市评,各个层面“胃口不一样”,第一轮第二轮评你第一名,也许最后一轮评你最后一名。 挫败中,四所学会“应考”大站。2009年,他们一举拿下西南最大铁路枢纽站贵阳北站、鄂尔多斯站、许昌东站和省会城市南宁东站。影响力的延伸,又让四所赢得贵阳北站核心区1.8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贵阳北站综合枢纽交通规划和31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设计工作。 一个80人的团队,四所2009年产值达到5280万元,人均产值60余万元,与国内其它知名大院相比,毫不逊色。去年火车站业务占四所总产值的四成,今年已经占到六成。 3年以来,四所累计中标火车站12座,设计合同额突破2亿元人民币。 张昊说,“从建筑到火车站,我们实现了设计城市交通综合体的跨越。下一步,我们还要实现从建筑到城市片区设计的跨越。” 邱剑: 最好的结构师是——“隐藏自己” 所有造型独特的建筑,象悉尼歌剧院、中央电视台……人们只记住了建筑设计师的名字。 “结构师是站在聚光灯背后的人”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四所副总工程师邱剑说。 结构师的任务,是帮建筑设计师回答建筑的“骨架”怎么建。再夸张的造型,“骨架”如果做不到,创意只能“纸上谈兵”。 “结构师象建筑设计师跳高的撑杆。你得不断去突破,才能做好撑杆。”39岁的邱剑,眼下是西南规模最大的枢纽站贵阳北站的结构主设计,同时,南宁东站的结构设计,他也是负责人。 每一个家庭的装修,总要为“隐藏”房间中的柱头,苦花心思。结构师后来想了办法,用异形柱取代方形柱,柱子藏在墙与墙相交的“T”形中。邱剑说,“最好的结构师,就是把结构巧妙地隐藏起来,让使用者感觉不到结构的存在。” 株洲火车站是武汉建筑设计院打入铁路领域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站台雨棚是当下流行的大跨度站台无柱空间。设计时,只需按常规画出与长江大桥类似的米字形钢桁梁就能完成。邱剑另辟蹊径,设计出承重满足要求、线条最少的钢桁梁造型,使站房上空变得简洁通透。建成后,让株洲站获得了“意外惊喜”。 正在设计中的贵阳北站,站厅空间与某知名火车站一样是“品”字排列:中部为最高的候车大厅,两侧是对称矮一截的商业用房、休息室。由于外部造型决定了最上一级屋顶的宽度比候车大厅两侧柱子之间的距离宽,这座已经建成的站房设计,两侧候车室的钢结构顶梁会露到中部的大厅内,如家庭中的立柱一样凸现出来,很不好看。 原本去某知名火车站“学经验”的邱剑看到了这一不足,他运用自己对受力关系的娴熟把握,将站房“品”字范围的屋顶“一体化“——乘客进站房后,只会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大厅屋面被“隔”成三大功能区。而不是三大功能区的屋面“叠加”。 因为不精彩,很少有结构师喜欢自己的职业。邱剑说“我算是喜欢的人之一。” 1996年,研究生毕业的邱剑走上武汉建筑设计院的岗位。 “我的第一个作品是为武汉香格里拉饭店‘画楼梯’。我到院里报到时,这个项目的主要任务都已经安排展开了,只剩下最不起眼的楼梯还没有落实设计人。但五星级饭店的楼梯样式最多,最复杂。”一个研究生毕业的结构工程师不仅完成了结构设计任务,还学会了很多建筑师的知识。今天回忆起来,邱剑有很多心得“为什么有些楼梯会撞上人头?他们只控制了台阶到顶的距离是2.2米,少考虑了一段30公分前行范围,也必须满足2.2米。好与不够好的差别,在于用不用心。” 高安亭: 寻找XYZ轴“交汇点” 32岁的高安亭是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最年轻的院总建筑师助理。 建筑设计师,是给建筑“出模样”的人。设计院投标,靠的就是设计师的创意。近几年,高安亭接连成为四所中标项目的“主创”。 四所所长张昊告诉记者一个细节:“考一级注册建筑师,信息量很大,许多人都要考几次。高安亭一直从事建筑创意,画图不多。但他去报考,顺利通过。”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记者寻问高安亭。他笑称“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我只是将自己放在出题人视角上‘备考’而已。” 这种战略,也体现在他投标过程中。 竞争鄂尔多斯站时,武汉院面对国家顶级院的高手。 高安亭给记者播放了那个方案产生过程的PPT。在定位“城市特质”时,关联因素有成吉思汗、蓝天白云、蒙古包、大漠黄沙、当地服装纹饰等。他们以“出题人的视角”否定了蓝天白云——“很多城市都有”,放弃大漠黄沙——“不好表达”。 接下来,设计团队每个人用彩色橡皮泥捏出了一个建筑形态。有扭曲的石头、云纹、马头琴等等,高安亭捏了一个抽象的蒙古包,含有玉器如意的影子。这个创意融合了铁道部、当地政府、历史文脉三种要素——既是简洁的地标建筑,又具现代气息,还传承了地域文化和吉祥美好的祝福。 方案被专家、铁道部和鄂尔多斯市政府三方看好而中标。 高安亭说,“每个火车站都面临专家、铁道部和当地政府‘三个考官’,三方好比XYZ轴,每次的坐标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努力就是找准空中坐标值——三方交汇点。” 他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就是书,没有看到茶杯,一个漂亮的毛玻璃杯被他当作烟缸,烟头扔进去时,他顺手拿个相册当了“盖”。 “我是当当网的钻石级客户。”电脑桌上,堆着《明代家具研究》等一些阅读“临时作业”。高安亭起身打开椅子背后的书柜,“这才是我灵感产生的源泉。”有SC漫画、小王子、人物传记、动物的故事……
“我喜欢在非主流的思维中寻找可能性。”高安亭引用陈丹青一本书的书名说,“荒废可能是另一种成长。”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