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然气出厂价调涨25%
6月1日起,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千立方米925元提高到1155元,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提价幅度达24.9%。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称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矛盾日益突出,遂将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川气东送、川渝气田、长庆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田等各油气田出厂价格调涨。 同时,取消大港、辽河和中原三个油气田的价格“双轨制”,将出厂基准价格允许浮动的幅度统一改为上浮10%,下浮不限,由供需双方在不超过出厂基准价10%的前提下,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举旨在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完善天然气相关价格政策和配套措施。 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认为,取消双轨制扫清了实行市场化定价的障碍,国内气价实现市场化定价将为时不远。 目前,中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0%。2009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90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7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 6月1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厂价涨将增加产业链的成本压力,疏导至终端,其使用价格将在一两个月内普涨,幅度不会低于25%。 “化工用气会率先涨价,居民用气涨价由于涉及听证,估计会延迟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对居民用气应该会给予补贴。”林伯强说。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户家庭每月炊事用气约20立方米。按照城市燃气销售价格每方相应提高0.23元测算,城市居民每户每月将增支4.6元左右。 天然气价格的上调,将会对化肥和汽车两个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国金证券分析师刘波认为,年产60万吨的气头尿素企业,年耗天然气4.8亿立方米,调价后将会增加1.1亿元的成本,几乎为该企业一半的利润。当前车用天然气价格较低,按3元每立方米的价格计算,仅为90号汽油的45%,发改委已经计划在两年内提升到汽油的75%。 但是,天然气价格提价也将会进一步增大煤气化燃料的竞争力,钢铁、陶瓷、玻璃等天然气消耗比较大的行业,有望以煤气化技术取代天然气。 中海油总公司天然气高级顾问赵秀光对《财经》记者表示,即使调价,相较于国际气价,国内天然气价格仍然偏低,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他认为,此番一次性临时调整,意味着一直“难产”的天然气价改方案更难出台。 目前,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通常为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左右(出厂环节),而国产陆上天然气平均出厂基准价格仅为25%左右。 国信证券分析师严蓓娜认为,未来几年内,天然气的价格和政策改革将持续进行。国信证券预计未来几年内,天然气价格上调0.3到04元仍然是比较合理的。 林伯强认为,中国天然气价改只能循序渐进,不大可能一下子和国际气价接轨,但最终会按照固定比例实现与石油价格的联动。在他看来,天然气价改方案年内出台无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