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将低碳标准引入住宅项目
“北京奥运会前,我们开发的项目还没有很成熟的理念和标准。”北京案例馆负责人,同时也是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吕晶这样说。几年来,随着对国奥村的建设和开发,她深刻体会到,奥运、世博,带来的不仅是一时的欢乐,更多的是一种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理念和标准。 “低碳”规模化可降低成本 记者:北京有那么多的社区,当初为什么选择国奥村来代表北京? 吕晶:我认为,国奥村的优势在于,它这些环保建筑和技术是一个已经成功了的案例。作为一个社区,它是全国第一个如此大规模、集成度高地使用了如此多环保技术的社区项目。 国奥村拿到了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之前国内曾有过一些单体的建筑拿到过这个奖,但作为社区而言,这还是世界上第一个。 记者:世博会展示了很多低碳技术,但很多都是一些超前的概念性产品。怎么样让低碳生活离我们更近? 吕晶:如果我们的环保系统能够通过与公共设施的结合实施,形成规模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整体运行成本。比如说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国奥村离取水点有7公里,中间经过好几个小区,如果能够通过增加管网让这些小区都用上的话,就能减少很多运营成本。因此,一些新技术在得到推广之后,还是很容易降低成本,离老百姓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在低碳产业中,从单项技术上讲,某项产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技术的难题已基本攻克。但具体到集成化应用成功的案例却不太多。提倡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将为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我国拥有3.5亿个家庭,如何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带来的实惠,同时参与低碳生活,显得更为重要。 世博贡献在于留下一种理念 记者: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能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什么? 吕晶:有了奥运会,才会有国奥村。奥运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如果没有奥运,可能谁也没有这个号召力,将一些低碳的理念和标准带入整个中国住宅建设领域。在国奥村建设过程中,采用一系列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节能技术,令其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先进的微能耗奥运住宅项目。 我们当时在建国奥村时,很多地方连我们自己都不理解。比如在选址上,要求附近有多少公共交通设施,提倡用本地的建筑材料等。现在想想,其实这些要求是鼓励我们多用公共交通,少开车,用本地的材料也是为了减少运输时的碳排放。应该说,国奥村的开发使得我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更新。 我认为,奥运和世博是一样的,它们的贡献就在于留下了一种理念和标准。以后,我们再在建设其他社区,就会以国奥村的标准来建,在每一个细节上注重环保和低碳。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