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最佳实践区:聪明的房子会产生能量
“沪上生态家”内的悬空走廊。 二氧化碳无度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的传统油气能源的过度使用引发的传统能源危机,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节能减排迅速成为世界潮流。这一潮流下,未来世界城市的家居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在2010年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记者发现,各国城市精心设计未来低碳家居样式,竞相引爆绿色生活创想。进入未来家庭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利用等能源利用方式几乎全部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英国伦敦的示范房据说可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国上海的示范案例“沪上生态家”甚至能产能。 中国上海“产能房” 坐落于上海世博园浦西展区E区的“沪上生态家”是上海也是中国唯一一座入选城市最佳案例的项目,别看这幢4层楼的房子窗户和屋顶都很普通,实际上却是产能高手。“它试图描绘未来20年的沪上人家的生活方式,但也许不需要20年,这些家居方式就能逐一实现。”沪上生态家技术赞助商之一的新奥能源公司有关人士说。 这里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能将太阳能“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屋顶上高高矗立的风力垂直发电装置可以发电;房子的主人在室内骑单车锻炼,动能也可转化为电能…… 在沪上生态家3楼的一个反映该建筑太阳能技术动画视频的LED屏幕上,清晰地记载着该建筑太阳能发电的数据,从4月17日沪上生态家开放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太阳能发电就达到4000多度,近一周内累计发电400多度。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建筑中不同类型的能源都能被集中收集起来,甚至可根据不同住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转化。“在这座未来建筑里,能源就像具有大脑和生命一样,知道如何聪明地被使用,从而为住户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耗和排放,实现家庭的节能减排。” 英国伦敦“零碳馆” 靠近沪上生态家不远处,建有两栋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连体建筑,它是英国伦敦的城市最佳案例项目———伦敦零碳馆。 什么是“零碳馆”?“‘零碳’就是指建筑本身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零排放,当然建筑内的人要呼吸还是要产生二氧化碳的。”展馆解说员解释说,伦敦零碳馆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贝丁顿(BedZED)零碳社区,而这栋零碳建筑是国内首座零碳建筑。伦敦零碳馆馆长陈硕说,两年之内,中国自建的“零碳”社区有望出现。 零碳馆内的电力通过太阳能发电板和生物能热电联产生。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太阳能热水驱动的溶液除湿制冷系统使进入室内的新风降温除湿。 零碳馆的屋顶戴着几十顶五颜六色的尖“帽子”,不停地转。利用温压和风压,“帽子”可以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送入建筑内部,并将室内空气排出。 零碳馆冬暖夏凉,恒温恒湿,不用交一分钱水电费,供暖、照明等所需能源全部自给自足。 德国汉堡“被动房” 同样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被用在德国汉堡的“被动房”上。“汉堡之家”的“被动房”没有安装任何空调设施,但是屋内冬暖夏凉。这与房屋的建筑方式是息息相关的。 它颠覆了传统的坐北朝南格局,改为坐南朝北。朝北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夏天紫外线的直接照射,有利于保持室内恒温。整幢建筑运营时的耗能将比传统建筑减少90%。 “汉堡之家”是从德国汉堡移植过来,汉堡终年气温保持在零下10℃至零下30℃之间,落户于上海世博园经过巧妙设计和高科技包装的“被动房”可保持23℃—26℃的适宜气温。 汉堡之家采用了用特殊保温材料建成的三层墙和三层玻璃窗的设计,房子的密封保温性能非常好。房顶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此外,房子还充分利用地热调控室内温度,地缘热泵钻入地下深度达到35米,从地下抽出10℃左右的地下水夏天直接供房子使用,冬天加温到35℃,通过管道循环使房子实现冬暖夏凉。 记者在“汉堡之家”直接体验到“被动房”的舒适,虽然窗户全部密封,但在房子里一点也不感到空气不流通,其秘密是房子室内设计了科学的通风系统。 据了解,“汉堡之家”每年每平方米仅消耗1.5吨标煤,低碳一词离它非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