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暖通空调 查看内容

空调水蓄冷技术介绍及具体工程案例分析

2008-9-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0| 评论: 0

摘要:    一、空调蓄能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概述   空调蓄能技术是一种最有效地获取分时电价差效益、节省电制冷或电制热运行电费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目前国内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水蓄冷 ...
  一、空调蓄能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概述

  空调蓄能技术是一种最有效地获取分时电价差效益、节省电制冷或电制热运行电费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目前国内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将冷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储存在某种介质中,并在需要时能够从储存冷量的介质中释放出冷量的空调系统。

  水蓄冷是空调蓄冷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水的显热储存冷量。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用水为介质,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低电价时)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以低温冷冻水形式储存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时段(高电价时)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来作为冷源的空调系统。

  三、实施水蓄冷时的基本条件

  1、有可执行峰谷电价的供电政策或有对蓄能优惠的电价政策。

  2、以冷冻水为冷源的电制冷空调系统,低电价时段有空余的制冷机组作蓄冷用。

  3、建筑物中具有可利用的消防水池或可建蓄水池的空间(绿地、露天停车地下,空闲地或可作水池的地下室等)。

  四、温度分层型水蓄冷原理

  冷量储存的类型有温度分层型、多水池型、隔膜型或迷宫与多水池折流型等。实践证明,相对其它类型,温度分层型(垂直流向型)最简单有效。

  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这一物理特性,依靠密度差使温水和冷水之间保持分隔,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造成冷量损失。

  水在4℃左右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利用水的这一物理特性,使温度低的水储存于池的下部,温度高的水位于储存于池的上部。

  设计良好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池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一个热质交换层。一个稳定而厚度小的热质交换层是提高蓄冷效率的关键。

  为了在蓄水池内垂直方向的横断面上,使水流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在整个断面上均匀地流动并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并保持一个有效的、厚度尽可能小的热质交换层,关键是在蓄水池内的上下部设置相同散水器,以确保水流在进入蓄水池时满足佛雷得(Frande)系数,使得水流均匀分配且扰动最小地进入蓄冷池。散水器的设计及施工是温度分层型水蓄冷的关键技术。

  五、水蓄冷技术特点

  1、获取分时供电政策的电价差,“高抛低吸”,大量节省运行电费。

  2、节约电能

  A、年总的开机台时数少于常规系统;

  B、当夜间蓄冷时,气温降低,冷却效果提高,机组处于高效运转,效率可提高6-8%,空调系统总的节电率不低于1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