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暖通空调 查看内容

厂家商家忙促销 售后服务忘脑后 空调维修服务成投诉热点

2008-8-13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0| 评论: 0

摘要:   入夏以来,申城各大卖场的空调销量直线上升。但记者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有关空调的投诉也“高烧不退”。据统计,今年1月—7月,上海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空调投诉3228件,已超过去年全年2855件的13 ...
  入夏以来,申城各大卖场的空调销量直线上升。但记者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有关空调的投诉也“高烧不退”。据统计,今年1月—7月,上海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空调投诉3228件,已超过去年全年2855件的13%。其中,有关空调维修服务的投诉更是热点,约占空调总投诉的3成多。

  维修服务不尽如人意

  “空调罢工令人心烦,更让人气愤的是维修人员信口开河、胡乱收费”。市民顾先生日前向记者反映:家中的一匹空调前些天突然“罢工”,联系厂家后,对方派来了特约维修人员。师傅上门一看,说机器烧坏了,要想空调复工,必须加液和更换启动器。还没说定价格,师傅便动手修理。修罢开价:“上门费80元,加液180元,更换启动器280元,一共540元。给你优惠,算500元吧。”这个价格快赶上小半个空调了,虽然有点心疼,但修都修好了,顾先生只能照单付钱。事后,他拿着换下来的启动器到附近维修店一问,所谓的启动器就是个电容,市场上售价不过30元。

与顾先生相比,铜川路的陆先生还要郁闷。据他反映,家中的某品牌立式空调从2004年11月以来,已修了4次,每年不修不能用。病症都是药水漏光,但原因却五花八门,一会是螺帽裂了,一会是铜管有洞。今年可好,特约维修部的维修工上门查看后,直接扔下一句话:“保修期过了,要修你们送总部去修吧!”这么大的东西,送修谈何容易,看着家中成了摆设的空调,陆先生气愤地说:“一个空调都修不好,名牌服务如何体现?”

  销售承诺出尔反尔

  7月5日,市民张先生在上海市一家大型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品牌空调,次日安装后,发现室内机震动严重,并伴有很响的噪声,便与卖场联系。对方两次上门鉴定,第一次还认可故障,同意换机;第二次却改口称厂家拒绝换机只负责修理。1个月来,双方多次交涉,但厂商互相推诿,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张先生表示,当初选择这家卖场就是看中了它的“诚久保障”承诺,即39天内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可以退换。如今看来,承诺虽好,真正兑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市消保委介绍,违反销售约定在空调投诉中比较多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销售旺季时,厂家为了占领市场,商家为了多销售,常常在广告中夸大宣传,结果承诺往往不能兑现;其二,一些商家虽与厂家约定负责销售及售后服务,但销量上升后又顾不上售后服务,出现问题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承担责任,只好将问题推给厂家解决。

  厂家商家都应取信于民

  专家分析,空调服务投诉剧增,一方面,由于部分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另一方面,部分厂商没有对季节性售后服务高峰拿出及时的应对方案。

  特约维修人员良莠不齐,是投诉增多的另一个原因。部分特约维修部实际上是没有资质的杂牌军。更有甚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李鬼”维修公司,他们假称是品牌空调的特约维修部,并在网上和114查询电话上注册信息。不少市民在联系维修时,一时找不到当初的维修电话,便选择在网上或拨打114查询,无意中便选择了这些“李鬼”维修公司,产生纠纷。

  专家提醒,今年的“秋老虎”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商家和厂家不能只关心销量,应合理安排售后服务,承诺的服务一定要做到。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在购买时选品牌重服务外,在空调发生故障时,应拨打正确的售后电话;在发生消费纠纷时,也应及时寻求消保委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