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机电安装 查看内容

三峡大坝证见我国水电机组发展之路

2013-8-29 11:2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6| 评论: 0

摘要: 哈电制造的三峡右岸26号机定子吊装 三峡电站一隅   5月18日,三峡电站右岸地下电站27号机组完成了72小时连续试运行,已于5月底投产。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机组的成功试运标志着全部32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实 ...


哈电制造的三峡右岸26号机定子吊装


三峡电站一隅

  5月18日,三峡电站右岸地下电站27号机组完成了72小时连续试运行,已于5月底投产。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机组的成功试运标志着全部32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实现其2250万千瓦的设计发电能力,完成了三峡电站的“收官”之作。

  据悉,三峡工程最初设计是左岸和右岸共26台单机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经国务院批准,在三峡大坝右侧的白岩尖山体内凿洞建设地下电站厂房,并安装6台单机70万千瓦机组。其中,27号是三峡32台机组中国产化程度最高的,采用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由我国电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

  第一步:引进技术

  在三峡电站之前,我国水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跟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较大。虽然也建立了试验台、邀请了国外专家前来交流和派代表出国学习考察,但作为当时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其难度极高,最终,国家敲定了“市场换技术”路线。

  1997年,三峡左岸14台机组招标时,我国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电”)这样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制造70万千瓦机组的资质和能力,只能以“分包商”和“学生”的身份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挪威KEN公司一起承担三峡左岸的设计、制造。

  而当时,即便在世界范围内投入运行的70万千瓦级大型水电机组也不过21台。国家为此次市场换技术积极铺路,在招标前征取了哈电、东电两家企业的意见和需要引进的核心技术项目,将此作为制定招标书中的内容之一。哈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国海后来回忆说:“交了昂贵的学费(1635万美元),如果仅是拿来用,那三峡招标的最终目的就没有实现。所以,当时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