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胡同拆迁拆毁传统四合院区引争议
日前,随着东四八条9号院两间平房的拆除,北京旧城区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开始8年中的第三次拆迁。这条列入“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刚破土拆迁,就引来各方面的关注与质疑。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东城房管局近日发布的拆迁公示说,受地铁五号线影响,五号线东单至雍和宫段的区域被纳入搬迁范围,东四八条、九条名列其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四八条胡同,毗邻故宫、北海、雍和宫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四周有众多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以及挂牌保护的四合院落,云集张学良、叶圣陶等名人故居。
1999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将包括东四八条在内的东四三条至八条列入保护区范围。规划指出,东四三条至八条均建于元代,经明清两代保存下来。这一地区的胡同排列有序,四合院布局整齐,是老北京城典型的传统四合院区。 东城区房管局、文管所和开发商中保嘉业开发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经专家论证,被拆迁的地方,“肯定没有有价值的文物”。 旧城拆迁的审批涉及诸多棘手问题,《旧城内危改项目规划审批程序流程图》显示,这类拆迁需经国土、文物、交通、园林、危改部门的审批。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还需要经过专家论证。 早在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曾组织过6名专家参与论证会,其中包括文保专家谢辰生。在论证会上,谢辰生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我反对在这个地方建楼。那里是平房保护区,不能搞这么大的工程。” 这次论证会讨论的问题还包括该地区被拆后,建起来的新建筑应不应该是四合院;如果要建楼,高度应控制到多少;过街楼该不该建等。 2006年10月北京举行“首届四合院专场拍卖会”,但是拍卖的17个标的全部流拍。买家最大的顾虑,是能否确保自己所买的四合院受到保护不被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