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企业的共识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的前三甲全都将目标指向港交所,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企业途中所“达成”的共识。H股上市,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多渠道融资。事实上,中联重科启动H股上市计划时,距离其A股定向增发尚不到半年时间--已融资56亿的中联重科的胃口比预想要大得多。事实上,这和企业依靠国内和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性质是一样的,仅仅依赖于国内融资平台,显然没有利用多平台融资渠道多,风险小。 再者,企业可以借助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这样做使得企业资本流通快捷,可以更快支持企业的海外策略。以中联重科为例,其目前已在6个国家(或地区)建有上市融资平台。另外便是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虽然这三家企业在国际上都已具有一定名气,但必须承认,这距离这几家企业的期望值还差很远。在海外不少地区,中国企业仍是以性价比见长,中国企业间没有特别强大的差距,单个品牌的实力还不够强。对于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的企业来讲,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品牌的国际形象迫在眉睫。 工程机械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但在海外上市的仅有龙工,以及涵盖了部分工程机械业务的一拖。2010年4月,三一重工率先表示,要通过H股上市募资100亿元以上。2011年1月6日,中联重科总额达1.3亿股的H股超额配售权获得全额行使,准备募资19.48亿港元,加上此前募集的130.33亿港元,其H股发行募资总额预计近150亿港元,创1998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融资之最。余音未了,完成A股定向增发3个多月的徐工机械于1月5日宣布H股上市计划,发行上限为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0%,同时实施10送10股派1.2元的分配方案。 9月份,徐工及三一相继宣布推迟公开招股、定价和上市的日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并未呈现出理想环境,在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番袭击下,港股显得积弱难返,接连数月挣扎在19000点的心理关口上。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