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2013-8-28 08:4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2|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   养老地产在我国是新兴事物,许多开发者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 ...

  养老地产在我国是新兴事物,许多开发者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我们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实地考察了许多国内外的养老项目,对其发展模式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接触了一些准备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养老项目,了解到目前市场的状况和趋势。通过对这些国内外养老项目的梳理和借鉴,我们提出了15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图一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

  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郊或郊外。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图1)。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可考虑分期建设,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