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排队买楼市场预期酝酿惊天大逆转
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深圳昨日再现久违的千人排队买房盛况。降息以来,深圳首个开盘的项目“水榭春天”5期,昨日推出近千套房源,当天售出820多套,销售率超过八成,认购金额达16亿元。于此同时,南京和北京的新盘也都遭到了疯抢。 与此相关的消息是,降息后房贷开始打折,第一家“吃螃蟹”的是广东华兴银行。6月10日,该行客服称,对首套房贷的申请者可以提供低至7折利率优惠,对申办第二套房贷,该行仍严格对现行基准利率上浮1.1倍的政策。 我们此前说过,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金融市场。决定着金融市场行为的命令虽然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但是如果考察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投资者的预期。因为作为投资品,买房者更加关注住房的升值和保值,供求关系只是作为一种内在的根据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 然而,打破预期的方式往往是外力使然。比如这次央行降息和各地松绑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打破房地产预期的一种强大外力。降息使人们联想到流动性泛滥会促使货币贬值,为了保值人们根据既往的房地产暴涨历史的经验,很自然想到要买房。房屋成为一种别样的银行储蓄,月供就相当于每月定期存款的行为。但是,根据既往史,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利息,不仅对抗了货币贬值,还赢得了“利润”,最起码从账面上来说是如此的。购房者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充斥着整座城市:每个看似普通的人,背后都可能在账面上百万或者千万富翁。就连出租车司机都在像乘客炫耀自己的房产和身价。既往史表明,货币超发最佳去处是房地产,于是,降息又明显带有释放流动性的强烈愿望,既然实体经济利润已经接近为零,大家自然设想这么强大的新增货币洪流,将会流进房地产那种让人既看到又看不到的阴沟里,进而将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超强的储蓄池。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932亿元,同比多增2416亿元,这些现实的数据,已经证明政策的现实转向。 不仅仅预期被打破,好不容易构筑起来的房地产政策调控大堤也被再次挖掉。各地或明或暗掏空了整个房地产防洪大堤,金融系统以降低利息率为诱饵,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地方则以拔掉各种限制为渠道,进而推动资金进入楼市和土地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楼市风标的深圳人排队买房,难道又是一次打破预期的现实行动吗?不只是买房人如此躁动,有些开发商也开始顺势涨价,北京的楼盘又开始反弹至降价前的水准,以试探购房者的心理极限。这是一场玩比胆大的游戏,谁能用气势压倒谁,谁可能就改变整个楼市的格局。政策不再以保护刚性需求为名义,直接利息直接打折,也不再以回归理性为名义,而是各种各样的引导措施在行动。何以稳增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些话题热议背后,涌动着各种各样的欲望,最终将会变成楼市重新为流动性泛滥储水池而贴上恶的标签。股市由于圈钱已经难以在充当天量流动性的储水池了,但房地产储水池功能弹性也逐步丧失。如此看来,稳增长如果没有实业的基础,如果没有让实业利润回归到正常水准,内在的动力会非常不足。 房地产是一项产业,它的繁荣基础不是作为金融的房地产市场,只有作为实体产业支撑下的市场繁荣,才可能实现房地产健康发展。市场的大尺度波动既不是开发商所愿看到的,也不是购房者所愿意看到的。大尺度波动扰乱了预期和人们的安排,这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所证明了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