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村级市挂牌背后的土地渴望

2013-8-28 08:5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9|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村级市挂牌背后的土地渴望"); });   挂牌十余天后,原本弥漫在李连成心头的忐忑才逐渐消散。   自5月8日建市以来,河南 ...

  挂牌十余天后,原本弥漫在李连成心头的忐忑才逐渐消散。

  自5月8日建“市”以来,河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已在短短的时间内,吸引了来自四川、山西、安徽、湖南以及新疆等多地的考察团队。

  这一天,河南省委组织部一行坐在西辛庄村村委会议室,在桌子的另一侧,61岁的村书记李连成讲述西辛庄筹建“村级市”的想法。而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来自河南荥阳城关乡石板沟村的村委成员,第二次前来“取经”,此刻正在等待跟李连成见面。

  尽管当地民政部门对西辛庄村私自建“市”的惊人之举表示反对,认为其提法不规范,但十余天来,多部门、多地方领导的登门考察,使李连成吃下定心丸。

  “让农民过上市民的生活”,这是李连成的朴素愿景,正因此,李也认为,只有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这“三化”才能使目标得以实现。而在李连成看来,促使“三化”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村级市”的建立。

  “村级市”,这是“投到现有规则体系里的一颗炸弹”,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如此认为。

  舆论热议还在持续,而括弧里头有个“筹”字的西辛庄市已在按照原有的步履向前,只不过摆在这个“村级市”面前的生意经,尚有多重的羁绊。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实地调查,当地发展所面临的土地掣肘,业已成为西辛庄绕不过去的坎,通过建“市”达到的聚合之力腾出更多土地,亦成为建“市”的归因所在。

  小村庄的大事情

  如今,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的牌子,还依旧挂在西辛庄村委会的门口。

  西辛庄村委委员李连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建立“村级市”的想法,李连成已经酝酿了一年多,现在提出的原因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其实,早在今年全国 “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连成便对外宣称,要把西辛庄村建成中国首个“村级市”,此言一出,争议四起。

  赞扬者有之。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指出,所谓“村级市”,本质上是一个“村民经济共同体”,它符合小城市、小城镇优先的现代化战略;但反对者也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在微博 上公开指出,“这不叫改革,这是瞎胡闹。”

  对于这样的反对声音,李连成并不认可,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概念和内容是两回事,我们这个“村级市”首先没有公务员,另外不设行政机关。

  为了建“市”获得一定的学理支持,早在4月18日,李连成就请来了河南省社科领域内的专家和一些高校学者,专门针对此召开了一场新型城镇化的研讨会。

  当天,李连成当着众位专家的面,指出建“市”是根据西辛庄村的变化提出来的,随后他对西辛庄村进行了现实和往昔的比较。

  据悉,西辛庄村共有680口人,172户人家。耕地只有970亩,企业20家。在西辛庄务工的人数接近9000人,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6000元。“西辛庄村过去比较穷,在土地改革的时候,西辛庄村每家每户都是贫农,连一户中农都没有。在生产队时代,我们村的土地每一口人分粮食没超过200斤。”李说。

  上世纪80年代,濮阳市刚刚成立,中原油田在濮阳市大规模开发,当时蔬菜比较紧缺,李连成抓住这个机遇自己建了三个蔬菜大棚。

  此后,濮阳号召全市开展蔬菜大棚,“搞的多了,西辛庄人就没法搞了。”于是李连成在2004年开始招商引资,又随后发展第三产业。根据他的介绍,现在的西辛庄村已有企业30多家,年产值10多亿元。

  另外,如今的西辛庄已经建起敬老院、医院,整个村庄有着完善的下水管网和太阳能路灯。

  已有的成绩坚定了李连成建“市”的信心,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再差的“市”也比农村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挂牌提上日程。

  而对于西辛庄的村民而言,他们并未因建“市”而雀跃,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虽然这是小村庄的大事情,但不管叫不叫“市”,只要生活富裕就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