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救市行为必被叫停
在巨大的楼市库存压力下,江苏扬州开始出手救楼市。5月7日,扬州市财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的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4‰-6‰不等的奖励,执行期暂定一年。 这一政策一出,立即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和争议。尽管一些购房者开始为之欢呼鼓舞,但是更大的问题却扑面而来。尽管有关方面不承认是救市,但是傻子都知道,这种行为是与当前从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相匹配的。 有人说,该政策激励小,每套房仅数千元,且仅针对装修房,对市场影响效果有限。但实际上这一行为不在于影响效果大小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一旦开了扬州救市的口子,楼市调控的严肃性必将决堤,到那时调控成果也将一发不可收拾而毁于一旦。 自严控以来,楼市成交低迷,萎靡不振。除了开发商遭遇资金压力外,地方政府也遭遇了财政滑铁卢,为了缓解此种局面,不少地方开始试水微调。对楼市进行“微调”,总是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冲动。 说到救市,难免让人联想到“叫停”一词。因为此前,多个城市都出现楼市调控政策的“微调”,但松绑尝试却大多“短命”。此前,佛山、上海、芜湖、象山等地试图对限购政策进行“微调”,但最终都叫停。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调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扬州的新政策恐怕也难逃被叫停的命运。 如此生不逢时的救市而短命夭折我相信地方政府不是没有想到,但是地方政府很明显是在跟中央政府赌博,是在挑战中央的忍耐极限,大有赌一把的嫌疑。中央屡屡强调,房地产调控坚决不动摇,但是仍然有不少地方政府抱有幻想,试图消磨中央意志力。 有人评论说,政府奖励个人自购住房,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减轻买房人负担的惠民政策,其实经不起推敲。楼市非理性上涨,百姓忍受高房价盘剥时,政府为何不采取措施平抑房价,奖励购房人,减轻他们的负担?如今,楼市调控成效初显,地方政府不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引导楼市理性发展,反而赤膊上阵为开发商摇旗呐喊,给楼市打“强心针”,莫不是想架空中央楼市调控政策? 地方政府救市行不通。从佛山取消限购又旋即叫停,到中山低调提高限价标准,再到芜湖救市嫌疑,都表明地方政府仍然抱有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幻想。但是在中央屡屡声明调控绝不动摇的当下,救市显然是对中央政府的忍耐力的挑战,是扇中央耳光的表现。 所以,尽管有一大堆理由,扬州刺激政策与此前叫停的几个救市政策不同,但是它依然难以逃脱被叫停而夭折的命运。除非,中央政府站出来说那不是救市。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