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刚需购房者的最佳时机吗
近日,人民日报最新的文章《一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降》,对楼市做了深入剖析荣升“1.5线”城市的南京,“银四”楼市日均认购量达到了200套,基本回到了调控前的水平。 “现在,是刚需者的最佳购房时机!”不少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声音。难道,即将到来的5月,是今年投资楼市最后机会? “刚需购房者”在等啥? 眼下的楼市,往往被业内人士称为“刚需者”购房的好时机。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目前,楼市中哪一类购房人群是“刚需者”,并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有不少人认为,“刚需者”一般来说首次置业购房、婚房、学区房都被划在刚需范畴内。同时,改善性需求中也有一部分被看做改善性刚需。其中,婚房被认为刚需中的最大主力。 难道,婚房需求真的就是刚需?让我们来听听欲购婚房者的声音。 对于80后扬州姑娘秦晴来说,体会尤其之深。年近三十的秦晴,直到前年才谈了个南京的男友。 不过男友家的房子太小,结婚买房、构筑新家庭,成了秦晴和男友当下最要紧的事。 2010年起南京楼市深受“国十一条”的调控,但从过年后却有了回暖之势,担心房价再蹿上来的秦晴赶紧拉着男友去看房子。可一圈看下来,也没找到合适的两室户,因为主城、河西的房价都没怎么降低!要么就得选择偏远的江宁、浦口,可他俩都在市中心上班呀!男友苦笑着说:“也许过几年自己家遇上拆迁,婚房就不成问题了。” 秦晴则无奈地说:“真希望网上说的4293元/平方米的”总理房价“赶快实现呀!” 秦晴是南京盼着实现婚房理想的典型购房者。如果按照业内人士统一的认识,她属于“刚需一族。”但现实的问题是,目前的楼市户型以及总价,依然让她难以企及。 开发商5月会“割肉”? 其实,2012年春节以来,如秦晴这样的刚需者,很多都在看房。但好比一场牌局,如今的南京楼市,买卖双方都在时刻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做出自己的选择。 “郊区松动较多、其他区域小降降”的价格变化,也让很多前去看房的刚需者心里都“打了个问号”:价格好像是有些降低了。不过《人民日报》还在不断地宣传楼市还会跌,南京房价是否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购房是不是还要再等一等?许多看房者这样问记者。 实际上,分析南京楼市不难发现,与去年同时期相比,今年的“金三银四”的确有了一些“穿金戴银”的感觉。今年3月份以来,南京楼市日均认购量达到了200套,基本回到了调控前的水平,完全超越了去年“金三银四”的行情。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开发商开始抱有幻想,认为可以将价格朝上调一调了。而购房人,如秦晴者,则开始着急,害怕房价再次上涨。 近期“回暖”,也许只是一种短时的“假阳春”,能否持续“暖”下去,还得看开发商的表现。南京网尚机构总经理李智的话,让不少“刚需”购房者更加不敢出手。他认为,目前的“回暖”,是通过80%以上楼盘小幅降价换来的成交量。 “市场回暖时间多长,取决于开发商是否愿意持续割肉,割肉多少。”李智说,现在的阶段,就处在开放商准备继续割肉的阶段。“只要”刚需“购房者坚持自己的实际需求,开发商5月份很可能再次割肉!” 政策“抢跑”谁能利好? 相关统计显示,南京人现在的购房意愿也是13年以来最低的。根据3月20日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3个月内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1%,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价调控的目的和最终要达到的预期,应该是“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买得起房”。否则这场调控博弈到最后,也许更多只是一场预想中的市场洗牌。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预期绝非镜花水月。近日,房地产界则盛传政府将在6月后出台重磅政策,“部分央企内部发文通知全国各地分公司,不惜降价也务必要在今年7月前卖完手上所有存量房。” 著名地产评论人士杨少锋则有些悲观。他认为:“中小城市的房价可能是普降,但在一线城市,除非经济崩盘,否则降价一定是分区域的。”他认为,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项目确实降到位,有一些项目为象征性打折,还有一些完全没降,各占三成比例。 “一线城市以外的城市,降价还有空间,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月,谁跑得快,谁的损失就会少!这点开发商很清楚。”不少分析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