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回收“地王”是楼市寒冬的官商勾结新把戏

2013-8-28 08: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3| 评论: 0

简介:$(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回收“地王”是楼市寒冬的官商勾结新把戏"); });   4月13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万科江湾大桥以东地块规划调整。 ...

  4月13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万科江湾大桥以东地块规划调整。原本规划建设200米高的超高层商住楼修改为文化设施用地,由市政府收回用于建设孙中山纪念馆。规划部门表示,因该地区位于老城区,紧邻珠江及大元帅府,不宜进行高强度开发。(4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政府回收在老城区的本来投资建设房地产项目的“地王”,改建为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让老百姓在文化生活上又有了新去处。应当说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一大举措,符合国家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潮流。

  不过,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寒冬的特殊时机,政府采取补偿的方式,以高于“地王”成交价的价格回收“地王”。在笔者看来,这不是真的为了造福于民,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措施,更不是因为“地王”项目与周边文化环境不符,而是楼市寒冬下的另一种形式的官商勾结的新把戏,是避免开发商的“地王”项目在房地产寒冬季节遭遇严重损失的措施。

  毋庸置疑,在当前房价不断下跌,交易量不断减少的楼市寒冬,开发商继续开发前几年拿取的“地王”项目,不是没有资金完成项目建设,就算建成了,价格上不去,亏损是必然的结果。此时,政府回收“地王”,无疑是给开发商雪中送炭,既避免了资金链的断裂,有免遭开发“地王”项目的严重经济亏损。

  再者,一方面“地王”项目投资建设已经过去了近5年之久,而且已经建设了一些工程,建好了3层地下建筑和设施。换言之,该“地王”项目早已经进行了高强度开发,最强度的开发都已经实施过了,剩下的工程建设虽然工程量比较大,但是开发的强度已经小于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以不适宜进行高强度开发显然难以说得过去,无法让人接受。另一方面在过去长达五年时间里,政府部门随时都可以以比现在更低的价格回收“地王”,但是规划部门在过去的五年里从来没有提出过该“地王”项目与周边文化设施不适合,不适宜进行高强度开发,没有在当时以较小的损失回收“地王”。现在五年过去,在开发商已经难以继续开发和建设“地王”项目之际,规划部门却说“地王”项目与周边环境不符,不适合进行高强度开发,所以“高价”回收回来,进行文化设施开发,这样的理由和说法显然无法服众,无法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政府与开发商勾结的新作,是楼市寒冬下的官商勾结新把戏。

  由此可见,政府“高价”回收“地王”,不过是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延续文化的旗号,与开发商在公众面前演的一曲双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少开发商的“地王”项目在楼市寒冬大背景下的经济损失,是政府让利于开发商,而不是政府惠利于人民。总之,在楼市寒冬之际,政府“高价”从开发商手上回收“地王”,如同在房地产行业处于暴利时代,政府低价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一样,都是官商勾结行为。即使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干部从中没有得到好处,在本质上都改变不了官商勾结的事实,损害的是人民利益,毕竟多于的费用由纳税人支付,而不是领导干部个人出。

  当然政府“高价”回收“地王”的决定已经无法改变,但是纳税人多支付的费用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能让纳税人为政府之前出让“地王”的错误决策买单,政府错误决策的损失不能由老百姓承担,不能让纳税人当冤大头。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高价”回收“地王”,但是必须有人为之前的错误决策承担责任,必须追究决策者的责任,该罢官的罢官,该辞职的辞职,不可轻饶。否则,这样的把戏就会不断上演,侵蚀纳税人和国家财富。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