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打上“公益”标签 悬疑待解
业内人士关注下月九日拍卖结果 福州土地市场出现了一件新鲜事——首次以公益目的出让一幅商住用地。 据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告显示,8月31日至9月9日,福州金融街万达广场附近原花鸟市场地块将进行公开挂牌交易。蹊跷的是,该地块挂牌条件规定,竞买人必须是在福建省内注册的省级公募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且经营所得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以该地块的挂牌条件来看,地块设计方案明确,说明已经运作了较长时间。”福州当地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分析认为,福建省级公募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主要是指福建省慈善总会、福建省红十字基金会、福建省扶贫基金会等机构。 业界担忧,公益机构拿地后可能会有两种变相的“非公益”走向。一是公益机构通过集资建房,以低于市场价卖给单位内部员工,即使卖房款用于社会公益,也属于变相谋取福利;二是以28220万元的挂牌起始价来看,地块总价并不低。公益事业单位极有可能与企业合作开发,未来经营所得能不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存在变数。 此前,针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借公益搞房地产开发的质疑言犹在耳,福州在此节点上推地且直指公募型公益机构,背后究竟有何动机?对此,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和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相关人士均对记者的采访予以回避。更多的福州业内人士则屏息静待9月9日该地块的拍卖结果。 地块打上“公益”标签 8月11日,福州市国土资源局挂出一幅占地28.14亩的商住用地,地块起始价28220万元。容积率为3.3~4.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不超过23000平方米,商务办公面积不低于28000平方米。且商业建筑应为集中式,建筑总高度不超过100米,地块内宜建设两栋高层塔式建筑。 挂牌公告明确规定,竞买人须为在福建省内注册的省级公募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经营所得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据悉,这种以“做公益”为目的的土地出让,在福州市土地公开出让史上还是第一次。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担忧,省级公募型社会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从事商业经营,也不擅长经营房地产项目,未来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或法律问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