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卖地 8天内两次紧急叫停
广州12幅地块临时取消拍卖,剩余2幅底价成交 专家建议:在楼市下行阶段,地价也应该相应下调 开拍前临时叫停土地出让的戏码再度上演,土地市场寒意显露无遗。原定于昨日下午出让的14幅广州南站靓地,有12幅因故中止出让,剩余两幅地块均以底价成交,现场没有举行拍卖和签约仪式。至此,今年广州整体供应的29幅南站地块只有5幅底价成交。而光是按照底价计算,南站叫停24幅地块出让,至少“损失”130.3亿元。 有专家认为,广州楼市正在进入下行阶段,预计房价将进一步调整。在这种状况下,开发商已经根据市场状况调整了房价,地价也应该随行就市、有所调整。 “土地盛宴”两度成空 尽管楼市调控风暴黑云压城,号称“比珠江新城更值得期待”的广州南站仍然被寄予厚望。 按照计划,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将推出29幅南站地块,几乎囊括南站核心区域内具备出让条件的所有地块,总面积超过41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整个珠江新城花城广场的面积。 但这场“土地盛宴”敌不过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寒冷: 在数度延迟拍地后,上周广州南站“第一拍”遭遇广州土地市场史无前例的一幕:开拍当天,15幅待出让地块缩水至3幅,最后全场零举牌。 昨日,广州南站第二次大规模推地再度上演临时停拍的戏码。在正式开拍前3小时,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出公告,因故中止出让其中12幅地块。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的拍卖大厅,现场更是唱起“空城计”,广州南站仅剩的两幅地块均以底价成交,现场也没有举行现场拍卖和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保利、越秀城建等房企巨头再度缺席,地块被广州耀中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尚泰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名声不显的房企收入囊中。 至此,今年广州整体供应的29幅南站地块只有5幅底价成交,总计出让面积4万平方米,占今年计划出让南站地块总面积41万平方米的9.9%。 业内人士指出,广州连续“因故中止”地块出让,有可能是因地块无人报名,为避免出现流拍给市场带来悲观情绪而暂时叫停拍卖。 开发商拿地信心明显不足 随着楼市调控逐步深入,广州土地市场正从“地王时代”向“底价时代”转变。 在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等专家看来,曾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在今年沦为“铜九铁十”,开发商被惨淡的成交量击碎了幻想,对后期土地开发的信心不足,是土地流拍、底价成交、延期出让频频出现的导火索。 网易房产数据中心截取的广州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数据显示,“金九银十”广州全市一手房网签成交仅为1.22万套,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近六成,一手房均价轻微回落至11778元/平方米,同比略降2.1%。 保利地产代理市场部经理吴定金说,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房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再加上中央最近多次声明调控政策不放松,市场发展预期未定,开发商拿地信心明显不足。 在广州的土地拍卖会上,如今已难觅往日“跑马圈地”、出手豪爽的房产“大鳄”们的身影。 专家预测,广州楼市仍将面临限购、限贷等政策“紧箍咒”,并将传导到土地市场,高库存、融资难也将给土地市场降温,在接下来几个月,土地市场中底价成交、延期出让甚至流拍的状况仍会出现。 广州土地财政遭受冲击 “不管是土地流拍还是地价下跌,都将对广州的财政收入造成冲击。”业内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广州市本级土地出让金收入144.5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502.5亿元的28.8%,预计全年减收103.5亿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广州逆势推地简单讲就是没钱了,“近年来投入的民生项目、亚运工程等背负了不少债务,而上交中央财政的钱一分没少”。他表示,目前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方政府试点通过发债的方式来解决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广州可考虑采用这一做法。 林江建议,如果广州财政收入要实现长期转型,可学习英国的经验,引进民企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在医院建设、医疗服务等民生项目上引进民间资本。 楼市“拐点”何时到来? 土地市场、住宅市场双双陷入冷清,是否会加速楼市“拐点”的到来? 在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看来,房价与地价之间有着这样的传导链条:未来预期的房价决定现在的地价,而现在的地价是未来的开发成本之一。拿地价格较低,未来开发商确定房价时余地较大,土地市场的负面消息也会刺激开发商对市场作出更严峻的判断,加速房价调整。 “楼市的拐点正在形成。”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的说法更为直接。他表示,楼市正在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从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的状态。 韩世同担心,如果目前楼市冷清与土地市场的寒冬形成恶性循环,将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希望楼市能够缓慢下滑,实现软着陆。” “市场已经进入了下行阶段,预计未来广州房价将进一步下降。”吴定金指出,房价调整了,地价也应该随行就市、有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