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从概念走向现实
在10月20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发布《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在“十二五”时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物联网发展既具备了一些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 周锡生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物联网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与应用引领”的关键时期。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我国逐渐展开,物联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应用领域逐渐明朗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提出,定义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物联网是通过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将物和物连接起来,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储存、计算实现信息交换、互联和共享,以及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等应用的网络。其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赋予传统行业新的发展,促进和实现行业智能化的应用。 在深入研究了2010年以来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政策体系、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最新动态及标杆企业的产业化进展后,周锡生指出,当前,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自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计划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序幕被正式拉开,也激发了风险投资对物联网产业的投资热情。中国物联网产业与国际物联网共同发展,在政策环境、技术进步、市场培育、标准制定、产业投资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